论美欧发达地区的逆全球化现象
【部分图文】:
据此,国家净收益和社会净收益可以作为判断国家的全球化态度和立场的两个基本维度(见图1)。当国家和社会都能从全球化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时,该国必然支持全球化;如果国家利益相对受损的同时,社会利益又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冲击,那么该国就会表现出逆全球化的态度和立场;如果国家净收益为正,而社会净收益为负,那么该国常常会出现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运动,形成国家政府支持全球化但国内民众反对全球化的对立局面;如果全球化对国家利益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同时,却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那么该国往往会出现国家反对全球化而国内公众支持全球化的对立局面。具体到美国和欧盟部分国家来说,长期以来,这些国家无论是在国际安全还是在国际合作抑或全球“人权”保护等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都消耗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但收获的结果是经济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相对受损,这必然导致这些美欧国家维护和推动全球化的积极性大减甚至完全消失。更重要的是,全球化已经给这些发达国家社会的内部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反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国内诸多社会群体的共识,而政治精英面对这些诉求必须作出回应。与欧盟相比,美国作为全球化秩序维护者和参与者,其所付出的代价更大,国家内部社会所受到的全球化冲击也更为严重,故而在逆全球化转向问题上也更为偏激。
资本和产业往往向着劳动力丰富、产业集中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税率低、管制少的地区聚集,而全球化为其实现跨国大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环境。但是长期看,一国产业向他国的转移会造成本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导致本国大量产业工人的失业以及工人工资的长期停滞。美国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其制造业在此方面受到的全球化冲击尤为严重。例如,美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16.1%降为2017年的11.2%,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相比于2000年减少了500多万,就业比重从2000年的13%下降到2017年的不足9%,虽然近几年有所回升,但势头比较缓慢(见图2)。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带来了严重的贸易失衡。例如,美国与几乎全部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都处于赤字状态。根据美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仅2018年美国就与上述四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逆差额分别高达4195亿美元、1906亿美元、1687美元和807亿美元。实际上,自1976年开始出现贸易赤字以来,美国的逆差总额不断扩大并长期保持最大贸易赤字国的地位,仅2018年货物贸易赤字就高达8873亿美元,即使服务贸易有2600亿美元的顺差,总贸易逆差仍高达6277亿美元(见图3)。
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带来了严重的贸易失衡。例如,美国与几乎全部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都处于赤字状态。根据美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仅2018年美国就与上述四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逆差额分别高达4195亿美元、1906亿美元、1687美元和807亿美元。实际上,自1976年开始出现贸易赤字以来,美国的逆差总额不断扩大并长期保持最大贸易赤字国的地位,仅2018年货物贸易赤字就高达8873亿美元,即使服务贸易有2600亿美元的顺差,总贸易逆差仍高达6277亿美元(见图3)。显而易见,从产业和贸易角度看,美国是全球化的相对受损者。特朗普总统以提高关税为手段,对中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施压,通过减税等措施号召海外企业回归美国本土,也正是针对长期的产业流失和巨额贸易逆差做出的一种应激性反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超伟;;逆全球化现象的致因与中国对策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18期
2 陈伟光;蔡伟宏;;逆全球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08期
3 方秀玉;;韩国社会的腐败现象及其对策[J];韩国研究论丛;2003年00期
4 张端;;逆全球化的实质与中国的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03期
5 付随鑫;;美国的逆全球化、民粹主义运动及民族主义的复兴[J];国际关系研究;2017年05期
6 高楷娟;;美国新民粹主义的心理浚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7 王跃;臧秀玲;;当前美国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和影响[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6期
8 王忠宇;;民粹主义思潮对东南亚的影响[J];世界知识;2017年16期
9 张莉;;多样的欧洲民粹主义及其对民主制度的影响[J];国际论坛;2019年01期
10 陈志武;;西方民粹主义再兴起的经济学逻辑[J];中国品牌;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云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王楠;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铭;“大跃进”时期的刘少奇与中国民粹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庞彬彬;特朗普2016总统竞选中的民粹主义表现[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7年
4 陈晔;美国民族主义对国家安全观的塑造[D];南京大学;2015年
5 马冉冉;后冷战时期日本新民族主义兴起及对外交政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6 刘春;浅析资源民族主义及中国的应对策略[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4年
7 朴礼铉;论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韩日民族主义冲突关系[D];延边大学;2014年
8 李晶鑫;民族等级差异视角下民族主义的逻辑[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9 梁嘉颖;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10 吴锦元;20世纪20年代黑人民族主义的复兴:大迁徙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6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4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