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集聚化水平测度与调控对策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324;F124.5
【部分图文】:
图 1.1 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的含义Figure 1.1 The meaning of the result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 实证研究法层面上,从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环保产业投入水平和产出产业发展模式和驱动力,开展实证分析,并定量分析各地区驱于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概念模型为:Y = F(N,E,T,P,X) 量模型主要将基于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的发展指标,N,E,T,P,X为各驱动力因子指标,以线形相关性
8图 1.2 技术路线图Figure 1.2 Technology roadmap(1) 系统梳理国内外产业集聚相关文献文献梳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大量阅读不同产业集聚的文献,对业集聚的发生机制进行理论总结,着重总结产业集聚的关键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法;第二,着重梳理关于环保产业的定义内涵、发展现状等,归纳环保产业的特性最后,梳理环保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方法和影响环保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产业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本章将重点探究近年来国内外环纳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发展经验,总结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动态与启示展动态国家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早,严格的环境规制、先进的环保技术、环保产业发展迅猛,环保产业进入成熟期,并出现持续增长的势SS 对欧盟 28 国环保产业的统计数据来看,环保产业总产值占 G在 3%以上的水平,且该比例仍呈持续增长态势,总产值已超过 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胜;吴国华;;浅析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布局政策[J];节能与环保;2016年11期
2 关爱萍;曹亚南;;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变动趋势:2001—2014年[J];经济与管理;2016年06期
3 薛婕;马忠玉;罗宏;杨占红;冯慧娟;裴莹莹;吕连宏;;我国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6年04期
4 董战峰;吴琼;周全;葛察忠;;建立基于EGSS的中国环保产业统计框架的思路[J];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03期
5 尹君;刘朝旭;徐栋;张宁;;世界发达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及启示[J];创新科技;2016年05期
6 冯慧娟;裴莹莹;罗宏;杨占红;王晓;薛婕;;论我国环保产业的区域布局[J];中国环保产业;2016年03期
7 梅凤乔;;论环保市场的创建与完善[J];环境保护;2016年Z1期
8 刘乃全;吴友;赵国振;;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2期
9 李佳洺;张文忠;李业锦;杨勋凤;余建辉;;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杭州市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6年01期
10 樊宇;吴舜泽;赵云皓;徐顺青;辛璐;;中国与国外环境保护统计方式与内容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5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王洁;产业集聚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旭;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动力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付永红;环保产业集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7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4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