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化三维生态足迹自然资本利用的时空演变
【部分图文】:
新疆位于西北边陲,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地处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干旱区的主体[26]。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以天山山脉为界,将新疆分为了南疆与北疆两个各具风格的地区(图1)。南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和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矿种占全疆矿种的 70%以上[27],但其多沙漠戈壁,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北疆地区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远高于南疆地区,占北疆土地总面积 83.85%。2018年,南疆地区人口占全疆人口的52%,但生产总值却只占到了全疆的28%。南疆地区相较于北疆地区的资源禀赋处于弱势且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经济发展呈现“北高快,南低慢”的分异格局。新疆总体生态环境脆弱,南北疆发展呈现两极分化,加之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生态承载超负荷,严峻的生态环境损耗着资源家底,因此,对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1.2 数据来源
新疆人均生态足迹从2003年的4.078 hm2增长至2018年的8.969 hm2,增加幅度为119.94%。人均生态承载力波动细微,基本保持在1.7 hm2左右,即可提供的人均消费的生物生产性用地仅为1.7 hm2(图2)。人均生态足迹大约为人均生态承载力的5.1倍,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水平至少需要大约5个新疆空间上的生物生产性面积来维持社会经济活动。研究期内新疆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生态赤字由2003年的2.247 hm2增长到2018年的7.356 hm2,增长了近3.3倍,可见生态压力不断加大,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各类生物生产性用地对生态足迹的贡献程度为能源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能源足迹在研究期内一直以来都是生态足迹的决定性部分,从2003年占据大约59%的份额上升到2018年占据大约71%的份额(图3)。图3 新疆2003—2018年人均生态足迹构成
新疆2003—2018年人均生态足迹构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亿勤;;宁波市本地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4期
2 石纯,张琦,余国培;论生态服务与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启示[J];环境教育;2003年04期
3 焦士兴;王安周;陈林芳;张崇崇;尹义星;张馨歆;赵荣钦;;河南省水生态足迹测度及其驱动效应分析[J];水文;2020年01期
4 李早立;薛跃规;;基于全球公顷与国家公顷的县域生态足迹评估比较[J];生态经济;2019年10期
5 向诗月;刘紫玟;代艳萍;蔡永立;;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上海市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年10期
6 施伟;查雨清;郭翔;马唯竣;刘慧萍;姚红;;江苏省生态足迹时空变化分析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7 张义;程恋婷;;基于改进模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污染生态足迹时空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8 吴文彬;;生态足迹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01期
9 刘辛田;高玉泉;刘加林;;湖南娄底市旅游生态足迹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14年03期
10 林彤;廖福霖;罗栋燊;;福建省水生态足迹时空分异[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碧海;湖北省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皮泓漪;基于生态资产与生态足迹的县城补偿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
3 马明德;宁夏东部风沙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4 薛建春;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及动态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秦立刚;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区域气候对下垫面变化响应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7 张晶;产业生态系统的定量解析与评价及仿真[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王大庆;黑龙江省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9 徐瑶;藏北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安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于萌;基于生态足迹的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珠;辽宁省三维生态足迹变动与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9年
2 张畅;基于本地生态足迹的湖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李向宏;朔州市应县大黄巍乡农户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4 刘晟天;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夏惠萍;中国进出口贸易生态足迹的测度与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6 刘丽佳;吉林省旅游生态足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誉梅;宜宾市三维生态足迹时空演变与预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8 高树煦;旅游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9 王琳琳;京津冀三维生态足迹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10 詹雷;京津冀区域生态足迹流动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本文编号:2851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5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