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资金借贷:一带一路国家当地货币融资的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0-10-23 09:28
随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增多,"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货币的融资需求也与日俱增。当前,中资企业普遍面临一带一路国家当地货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当下通行的美元融资模式则存在巨大的汇率风险。运用好央行与一带一路国家央行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额度为中资企业提供当地货币融资成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动用央行双边本币互换额度对企业进行融资的相关业务的流程和开展情况,并就互换资金借贷业务开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部分图文】:
在贸易往来增加的同时,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规模也与日俱增。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中国对东盟和非洲的直接投资金额便首先超过了对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的直接投资总额。此后,除了2016年之外,中国对东盟和非洲的直接投资一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连续超过了对美、欧、日的直接投资总和。图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度流量(万美元)
图1 海上丝路贸易指数贸易和投资往来的增加,带来了巨大的融资需求。尤其是投资相关活动,因为相关投资预期将产生当地货币的现金流可以覆盖还款,在前期投入时如果运用当地货币进行融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中国相关“走出去”的企业对于当地货币的融资需求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张而日益增长。
央行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签署时属于备用性质,在实际动用资金之前,双方央行并不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协议签署的规模是一个提款额度,即是一方央行可动用的另一方货币的最大金额。协议签署后,双方在各自央行为对方开立央行专门账户(SA)。交易达成后,在各自央行的对方账户内记账交易金额,但该金额并未转出。只有在一方央行发起动用相关资金时,才会有记账金额的转出。互换发起后,协议双方还将定期根据最新双边汇率调整互换金额,减少因某一方货币汇率波动引起的质押物减值风险。对于人民银行本币互换协议的用途,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两类:1.风险防范和危机救援;2.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张明(2012)认为双边互换的主要作用有三:1、缓解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压力;2抑制金融危机的跨境传染;3.降低各国央行积累外储的必要性;4.强化互换货币的国际地位[3]。而梅德平(2014)则认为人民银行扩大与各国央行之间的本币互换协议,既是维护地区与国际金融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的客观要求[4]。风险防范主要解决了危机时的流动性短缺问题,其强调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特殊时期的紧急流动性支持功能。而本币互换协议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是强调了通过双边互换协议增加人民币的境外供给,促进以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直投等以实体经济金融活动为背景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在上述两种用途下,双边本币互换的使用方向主要是人民币额度的启用。在危机防范的用途中,人民银行一般被当做流动性的提供方。因此,在启用互换额度时,一般是对象央行申请提取人民币资金解决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用途中,我们主要希望推广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投融资。因此,本币互换安排的主要启用方向是对象国货币当局申请启动人民币额度,用于当地商业银行向当地企业发放人民币融资,支持人民币结算的相关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52853
【部分图文】:
在贸易往来增加的同时,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规模也与日俱增。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中国对东盟和非洲的直接投资金额便首先超过了对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的直接投资总额。此后,除了2016年之外,中国对东盟和非洲的直接投资一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连续超过了对美、欧、日的直接投资总和。图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度流量(万美元)
图1 海上丝路贸易指数贸易和投资往来的增加,带来了巨大的融资需求。尤其是投资相关活动,因为相关投资预期将产生当地货币的现金流可以覆盖还款,在前期投入时如果运用当地货币进行融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中国相关“走出去”的企业对于当地货币的融资需求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张而日益增长。
央行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签署时属于备用性质,在实际动用资金之前,双方央行并不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协议签署的规模是一个提款额度,即是一方央行可动用的另一方货币的最大金额。协议签署后,双方在各自央行为对方开立央行专门账户(SA)。交易达成后,在各自央行的对方账户内记账交易金额,但该金额并未转出。只有在一方央行发起动用相关资金时,才会有记账金额的转出。互换发起后,协议双方还将定期根据最新双边汇率调整互换金额,减少因某一方货币汇率波动引起的质押物减值风险。对于人民银行本币互换协议的用途,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两类:1.风险防范和危机救援;2.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张明(2012)认为双边互换的主要作用有三:1、缓解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压力;2抑制金融危机的跨境传染;3.降低各国央行积累外储的必要性;4.强化互换货币的国际地位[3]。而梅德平(2014)则认为人民银行扩大与各国央行之间的本币互换协议,既是维护地区与国际金融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的客观要求[4]。风险防范主要解决了危机时的流动性短缺问题,其强调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特殊时期的紧急流动性支持功能。而本币互换协议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是强调了通过双边互换协议增加人民币的境外供给,促进以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直投等以实体经济金融活动为背景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在上述两种用途下,双边本币互换的使用方向主要是人民币额度的启用。在危机防范的用途中,人民银行一般被当做流动性的提供方。因此,在启用互换额度时,一般是对象央行申请提取人民币资金解决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用途中,我们主要希望推广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投融资。因此,本币互换安排的主要启用方向是对象国货币当局申请启动人民币额度,用于当地商业银行向当地企业发放人民币融资,支持人民币结算的相关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方;史倩倩;;政府支出、通货膨胀与中国繁荣—衰退周期[J];经济经纬;2017年02期
2 托马斯·萨金特;吴思;;最佳宏观经济政策:稳定还是效率[J];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10期
本文编号:285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5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