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8 04:36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基于观察到的两个事实:一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规模日益增加;二是省际贸易规模不断加大,并大大超越国际贸易。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转移支付和省际调出两个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文章首先测算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选用我国31个省2000—2015年人均GDP数据,运用Gini与Theil指数结果相互验证。其次,分析转移支付与省际调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部分。理论部分分析转移支付和省际调出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路径;实证部分,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转移支付、省际调出两个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再利用空间计量方程,采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得出各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度。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区域经济差异较大,但逐渐缩小;(2)转移支付抑制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3)省际调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4)2000—2015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省际调出与产业结构。进而提出缩小差异的相关措施建议:(1)继续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发挥其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2)适当控制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利用转移支付激发其自主的经济增长动力;(3)关注三大区域间差异,发挥区域间辐射带动效应;(4)持续改善中西部地区软、硬件环境;(5)调整优化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个省市;中部包括安徽、江西、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和湖西部包括广西、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夏和新疆共 12 个省市。.数据来源及选择文选择 31 个省份 2000—2015 年的 GDP、年末总人口(常住人口口径析计算的基础。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将各年 GDP 按照可比价格平为基期的数值。数据主要来源于 2001—2016 年《中国统计年鉴》、各年鉴与经济年鉴。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分析 基尼系数用基尼系数对各省份 GDP 及总人口进行差异测算,得到了 2000 年—数,见表 3.1,并绘制其趋势图见图 3.1。
2001 0.263 2009 0.2522002 0.266 2010 0.2412003 0.271 2011 0.2342004 0.273 2012 0.2282005 0.269 2013 0.2252006 0.267 2014 0.2232007 0.264 2015 0.223.2.2 Theil 指数及其分解利用 Theil 指数计算区域经济差异,可与上述基尼系数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并其进行分解以明确差异产生原因。1.总差异利用 Theil 指数分解方法把区域之间的总差异分解为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如图.2 所示。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整体来看,Theil 指数自 2000 年以来呈下降趋势。2000—2004 年缓慢上升;4 年之后一直下降,2004 年—2013 年的十年间下降幅度较大,使得 Theil 指数减 35%;2013 年之后逐渐趋于稳定。无论是 Theil 指数还是基尼系数都表明,近的区域经济差异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两者在 16 年间的趋势保持一致。区内差000 年—2015 年期间整体差异不大且呈现较稳定的状态;区间差异的趋势与总趋势近乎一致,呈现逐渐下降至平稳状态,期间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比区异大。根据图 3.3 的贡献度也能看出总差异主要受到区间差异影响,2006 年区间差异总差异的贡献度水平更是达到了 69%,是区内差异贡献度的两倍;2000 年—200区间差异的贡献度逐步增大,而区内差异有所减小,从 34%减少到 31%;200以后区间差异的贡献度减小,区内差异有所增大。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区域经差异受到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但是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占据主要作用,并将继续影响总体差异的趋势。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9599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个省市;中部包括安徽、江西、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和湖西部包括广西、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夏和新疆共 12 个省市。.数据来源及选择文选择 31 个省份 2000—2015 年的 GDP、年末总人口(常住人口口径析计算的基础。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将各年 GDP 按照可比价格平为基期的数值。数据主要来源于 2001—2016 年《中国统计年鉴》、各年鉴与经济年鉴。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分析 基尼系数用基尼系数对各省份 GDP 及总人口进行差异测算,得到了 2000 年—数,见表 3.1,并绘制其趋势图见图 3.1。
2001 0.263 2009 0.2522002 0.266 2010 0.2412003 0.271 2011 0.2342004 0.273 2012 0.2282005 0.269 2013 0.2252006 0.267 2014 0.2232007 0.264 2015 0.223.2.2 Theil 指数及其分解利用 Theil 指数计算区域经济差异,可与上述基尼系数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并其进行分解以明确差异产生原因。1.总差异利用 Theil 指数分解方法把区域之间的总差异分解为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如图.2 所示。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整体来看,Theil 指数自 2000 年以来呈下降趋势。2000—2004 年缓慢上升;4 年之后一直下降,2004 年—2013 年的十年间下降幅度较大,使得 Theil 指数减 35%;2013 年之后逐渐趋于稳定。无论是 Theil 指数还是基尼系数都表明,近的区域经济差异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两者在 16 年间的趋势保持一致。区内差000 年—2015 年期间整体差异不大且呈现较稳定的状态;区间差异的趋势与总趋势近乎一致,呈现逐渐下降至平稳状态,期间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比区异大。根据图 3.3 的贡献度也能看出总差异主要受到区间差异影响,2006 年区间差异总差异的贡献度水平更是达到了 69%,是区内差异贡献度的两倍;2000 年—200区间差异的贡献度逐步增大,而区内差异有所减小,从 34%减少到 31%;200以后区间差异的贡献度减小,区内差异有所增大。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区域经差异受到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但是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占据主要作用,并将继续影响总体差异的趋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民;陶然;;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基于县级数据的评估[J];世界经济;2017年12期
2 商勇;;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中国省际贸易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年21期
3 张少军;李善同;;省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02期
4 霍杰;;省际贸易和人口流动对省区人均收入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06期
5 马勇;童昀;;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年21期
6 闵杰;刘勇;刘秀华;;基于“3D”框架的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差异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0期
7 周晓艳;郝慧迪;叶信岳;秦雅雯;马秀馨;;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分析[J];人文地理;2016年05期
8 马光荣;郭庆旺;刘畅;;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09期
9 何伟纯;姜玉玲;康江江;王发曾;;河南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4期
10 章奇;殷醒民;;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协调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06期
本文编号:2859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5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