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日本经济“平成萧条”与“令和”展望

发布时间:2020-11-01 02:36
   1989年1月8日,日本步入平成时代,这一时代持续到2019年4月30日。回顾平成历史,日本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及之后的经济长期萧条。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开始大规模推动改革。其中,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几届内阁的改革受到广泛关注。随着2019年5月1日"令和"新时代的开启,展望未来,日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有限的宏观调控余地、日益增多的内外风险等挑战,中长期经济将处于低增长的常态,政府将继续促进财政重建,推动第四次产业革命,提升对外经贸主动性。
【部分图文】:

增长率,日本,通缩


20世纪90年代初,在“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萧条的背景下,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缩减政府机构和人员、减少行政干预、推动研发创新等改革措施,寻求经济社会的彻底变革。其效果并不显著,日本经济依然萎靡不振,1989—2018年间,实际GDP增长率除了5个年份外(1989年4.9%、1990年4.9%、1991年3.4%、1996年3.1%、2010年4.2%),其他年份均在3%以下,30年间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1.26%(参见图1)。同时,日本总体物价水平呈下滑走势,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盈利下降,失业人员增加,股价地价下跌,个人财富缩水,国内消费低迷,加之桥本内阁全面启动金融改革,金融机构为达到政府规定的自有资本比率要求,出现“惜贷”现象,影响到企业投资和生产,内需愈加不足,经济复苏艰难。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日本陷入经济低迷并伴有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中,消费者物价指数除了2008年之外,基本处于下降状态或接近零。2012年年底安倍晋三二度执政后,决心解决日本的长期通缩问题,其一大经济目标是实现2%的通胀率,促进经济增长,从数据上看日本通缩有所缓解,但距离预期目标尚存明显差距,到2018年日本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仅为0.9%[1]。平成时期的日本经济为何会陷入长期萧条和通缩,究其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

趋势图,日本人,趋势,日本


1990—2000年,在日本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所占比重从12.1%上升到17.4%,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23.0%,到2020年超过28%(参见图2)。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日本劳动力人口数量趋于减少,2004年为6 642万人,比1998年减少了151万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劳动市场对外开放政策开始松动。2006年9月,日本与菲律宾签署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2)中,首次涉及劳务市场开放问题,对于来自菲律宾的短期商务访问、工作调动、护理相关人员放宽入境以及在日居留限制。此后日本与泰国签署的日泰EPA中也涉及类似条款。由于战后日本对劳动市场开放问题一直持谨慎态度,这一时期的步伐缓慢,难以适应快速老龄化的形势。到2012年,日本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到6 56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8年的63.3%下降到59.1%[4]。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劳动力逐渐减少,一方面带来日本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费用膨胀,政府财政负担增大;一方面导致家庭收入和民间消费不振,通缩持续,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减弱,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后劲不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道航;;警惕日本“平成恐慌”在中国重演[J];东北之窗;2008年13期

2 张玉来;;解读平成日本:衰退停滞的表征之下是变革与创新[J];世界知识;2019年16期

3 杜小军;;从学界观点看日本经济“平成萧条”的成因[J];生产力研究;2008年18期

4 夏雨虹;徐鹏;;日本政府应对“平成萧条”的政策评析及其带来的启示[J];行政与法;2008年08期

5 沈浩;;对平成经济危机的再思考[J];财会月刊;2009年15期

6 幸村千佳良,余波;平成的不景气及其对信用制度的振荡[J];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02期

7 陈鸥;杨菁;;浅析日本从经济赶超到“平成萧条”[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02期

8 余炳雕;日本的“平成不况”与政府经济对策[J];现代日本经济;1994年02期

9 崔岩;;日本平成时期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研究[J];当代韩国;2016年01期

10 金明善,车维汉;论“平成萧条”及今后日本经济的走向[J];世界经济;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2864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64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