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5: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代,根据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主义外交理念提出的伟大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施,具有突破美国的反华围堵,寻求国际战略空间;发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维护边疆稳定;改变传统对外援助,提高援助的综合效益;缓解新常态下国内经济发展压力;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促进边疆均衡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等重大意义。但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施必须预判各种风险和挑战,并及时化解。诸如与部分大国利益重合,遭到暗中掣肘;相关大国对中国意图存在疑惑,参与意愿不高;沿线部分国家安全局势差,投资风险大;国家间文化建设发展各异,交流难度大;国内区域间利益关系复杂,步调不统一;缺乏相应高端人才与技术支持等,都是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以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顺利实施。
【文章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价值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之处与不足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布局、实践特征和重大意义
(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布局
1.美好的发展倡议
2.由倡议到推动实施
(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实践特征
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
2.“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彰显崇尚和平的中华文化底蕴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践行“义”字先行的义利观
4.“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助力全球化体系的发展完善
(三) 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大意义
1.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突破美国的反华围堵,寻求国际合作空间
3.发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维护边疆稳定
4.改变传统型对外援助,提高援助的综合效益
5.缓解新常态下国内发展压力
6.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7.促进边疆均衡发展,维护国家稳定
三、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 与部分大国利益重合、遭到暗中掣肘
(二) 相关国家对中国意图存在疑惑、参与意愿不高
(三) 沿线部分国家安全局势差、投资风险大
(四) 国家间文化建设发展各异,交流难度大
(五) 国内区域间利益关系复杂,步调不统一
(六) 缺乏相应高端人才与技术支持
四、化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挑战的对策建议
(一) 鼓励相关大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二) 建立交流机制,注重对方核心关切,消除发展疑虑
(三) 对相应国家进行分类处理,规避投资风险
(四) 加强彼此间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五) 科学整合内部资源,建立协调机构
(六) 建立服务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体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02707
【文章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价值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之处与不足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布局、实践特征和重大意义
(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布局
1.美好的发展倡议
2.由倡议到推动实施
(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实践特征
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
2.“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彰显崇尚和平的中华文化底蕴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践行“义”字先行的义利观
4.“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助力全球化体系的发展完善
(三) 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大意义
1.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突破美国的反华围堵,寻求国际合作空间
3.发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维护边疆稳定
4.改变传统型对外援助,提高援助的综合效益
5.缓解新常态下国内发展压力
6.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7.促进边疆均衡发展,维护国家稳定
三、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 与部分大国利益重合、遭到暗中掣肘
(二) 相关国家对中国意图存在疑惑、参与意愿不高
(三) 沿线部分国家安全局势差、投资风险大
(四) 国家间文化建设发展各异,交流难度大
(五) 国内区域间利益关系复杂,步调不统一
(六) 缺乏相应高端人才与技术支持
四、化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挑战的对策建议
(一) 鼓励相关大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二) 建立交流机制,注重对方核心关切,消除发展疑虑
(三) 对相应国家进行分类处理,规避投资风险
(四) 加强彼此间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五) 科学整合内部资源,建立协调机构
(六) 建立服务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体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02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0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