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碳排放强度的变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18:10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碳排放强度的变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经济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气候变暖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低碳经济之路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的必然趋势。山东省作为中国传统的经济大省,RDP总量一直名列前茅。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量的提高,从1995到2014年增长了376%。山东省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15.51%,这使得山东省碳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远高于RDP总量的比重。因此,协调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理论框架,利用山东省1995-2014年的有关数据,对山东省的碳排放强度和人均R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拟合出山东省碳排放强度的EKC经验曲线,发现二者并不是呈倒U型,而是向右下倾斜的S型。然后,在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利用LMDIⅠ分解法,对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进行了分时期的因素分解分析,分解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以及碳排放强度上升还是下降时期,影响其变动最大的因素为能源强度,且其效应远超能源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比较接近,且都在中长期才能体现出来。工业的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显著大于其他行业,显示出较强的调整弹性。文章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进一步促进减排的政策建议:改善能源结构,向低碳型能源结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结构降耗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持减排的持续动力。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因素影响 LMDI分解法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F127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1章 绪论6-10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6-7
- 1.1.1 研究背景6
- 1.1.2 研究意义6-7
- 1.2 研究内容与主要解决的问题7-9
- 1.2.1 研究内容7
- 1.2.2 主要解决的问题7-8
- 1.2.3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8-9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9-10
- 第2章 文献综述10-14
- 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2-14
- 第3章 碳排放强度研究相关理论和方法14-18
- 3.1 相关概念14
- 3.1.1 碳排放14
- 3.1.2 碳排放强度14
- 3.2 相关理论与方法14-18
- 3.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14-16
- 3.2.2 Kaya恒等式16-17
- 3.2.3 因素分解分析方法17-18
- 第4章 山东省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18-26
- 4.1 碳排放量测算18-19
- 4.2 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状况19-23
- 4.2.1 碳排放量状况19-21
- 4.2.2 碳排放强度状况21-23
- 4.3 基于EKC理论的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长期趋势分析23-26
- 4.3.1 EKC模型的建立23-24
- 4.3.2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24-25
- 4.3.3 模型的确定与结果分析25-26
- 第5章 山东省碳排放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26-42
- 5.1 Kaya恒等式的变形26-27
- 5.2 能源结构的变动27-30
- 5.3 能源强度的变动30-31
- 5.4 产业结构的变动31-32
- 5.5 山东省碳排放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32-42
- 5.5.1 数据来源及处理34
- 5.5.2 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34-35
- 5.5.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35-42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42-45
- 6.1 结论42-43
- 6.2 政策建议43-45
- 6.2.1 改善能源结构,向低碳型能源结构转型43-44
- 6.2.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结构降耗减排44
- 6.2.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持减排的持续动力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碳排放强度的变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