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4 13:29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纵观世界风云,统筹国内外大局而提出的一项新的经济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绵延数千里,秉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诚邀广大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正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对推动丝路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俄罗斯主导,俄白哈三国共创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成立,随后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先后加入该联盟。作为同是面向欧亚大陆的经济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合则双赢,斗则互伤。鉴于此,2015年5月,中俄两国领导人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丝路带与欧经盟的对接合作自此正式拉开序幕。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为切入点,结合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国际经济学等,运用案例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进行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旨在通过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国际关系,进而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与持续繁荣。作为欧亚经济联盟的理论基础,欧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古典欧亚主义到新欧亚主义的演变和创新,其核心思想在于联合后苏联空间内...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理论基础
2.1 全球化与命运共同体理论
2.1.1 全球化对命运共同体的呼唤
2.1.2 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
2.1.3 区域命运共同体理论
2.2 新欧亚主义理论
2.2.1 古典欧亚主义和新欧亚主义
2.2.2 新欧亚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异同比较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相同点
3.1.1 覆盖区域的重叠性
3.1.2 经济目标的一致性
3.1.3 共同任务的契合性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不同点
3.2.1 战略定位与理论基础的差别性
3.2.2 主导力量与合作方式的互异性
3.2.3 受益主体与影响力的差异性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动力与障碍
4.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动力
4.1.1 中俄两国的高层推动
4.1.2 中亚各国政府的积极呼应
4.1.3 相关国家知识精英的呼吁
4.1.4 相关国家社会各界的互动
4.1.5 媒体与民众的热切响应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障碍
4.2.1 结构差异明显
4.2.2 安全保障问题
4.2.3 中俄互信问题
4.2.4 外部力量干扰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方案
5.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基本架构
5.1.1 对接原则
5.1.2 合作机制
5.1.3 重点领域
5.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模式选择
5.2.1 多边对接
5.2.2 双边对接
5.2.3 平台对接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路径选择
5.3.1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构建合力机制
5.3.2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推进全面合作
5.3.3 以自贸区建设为目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发展[J]. 顾宸铭. 金融经济. 2018(04)
[2]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J]. 卢芳华.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02)
[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文化[J]. 郑永扣,方兰欣. 河南社会科学. 2018(01)
[4]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理论向度与中国判断[J]. 邹广文,王毅. 教学与研究. 2018(01)
[5]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J]. 马玉阶.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6]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 王易.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1)
[7]“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型全球化指明了方向[J]. 姜跃春,王嘉珮. 前线. 2018(01)
[8]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出路[J]. 刘瑞丽. 新西部. 2017(33)
[9]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现实困境、优势及展望[J]. 徐海燕. 俄罗斯学刊. 2017(06)
[10]逆全球化动向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中国响应[J]. 钟昌标. 阅江学刊. 2017(06)
硕士论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研究[D]. 边嘉伟.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
[2]冷战后的中亚安全局势分析[D]. 焦强.山东大学 2017
[3]“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哈吉经济合作研究[D]. 张莉汶.山西师范大学 2017
[4]“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的风险与对策研究[D]. 史申楠.东北师范大学 2017
[5]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可行性研究[D]. 林彩.山东大学 2017
[6]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D]. 鞠明鑫.外交学院 2016
[7]俄罗斯外交转型及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D]. 周骏驰.外交学院 2016
[8]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研究[D]. 梁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35736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理论基础
2.1 全球化与命运共同体理论
2.1.1 全球化对命运共同体的呼唤
2.1.2 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
2.1.3 区域命运共同体理论
2.2 新欧亚主义理论
2.2.1 古典欧亚主义和新欧亚主义
2.2.2 新欧亚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异同比较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相同点
3.1.1 覆盖区域的重叠性
3.1.2 经济目标的一致性
3.1.3 共同任务的契合性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不同点
3.2.1 战略定位与理论基础的差别性
3.2.2 主导力量与合作方式的互异性
3.2.3 受益主体与影响力的差异性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动力与障碍
4.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动力
4.1.1 中俄两国的高层推动
4.1.2 中亚各国政府的积极呼应
4.1.3 相关国家知识精英的呼吁
4.1.4 相关国家社会各界的互动
4.1.5 媒体与民众的热切响应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障碍
4.2.1 结构差异明显
4.2.2 安全保障问题
4.2.3 中俄互信问题
4.2.4 外部力量干扰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方案
5.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基本架构
5.1.1 对接原则
5.1.2 合作机制
5.1.3 重点领域
5.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模式选择
5.2.1 多边对接
5.2.2 双边对接
5.2.3 平台对接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路径选择
5.3.1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构建合力机制
5.3.2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推进全面合作
5.3.3 以自贸区建设为目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发展[J]. 顾宸铭. 金融经济. 2018(04)
[2]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J]. 卢芳华.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02)
[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文化[J]. 郑永扣,方兰欣. 河南社会科学. 2018(01)
[4]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理论向度与中国判断[J]. 邹广文,王毅. 教学与研究. 2018(01)
[5]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J]. 马玉阶.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6]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 王易.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1)
[7]“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型全球化指明了方向[J]. 姜跃春,王嘉珮. 前线. 2018(01)
[8]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出路[J]. 刘瑞丽. 新西部. 2017(33)
[9]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现实困境、优势及展望[J]. 徐海燕. 俄罗斯学刊. 2017(06)
[10]逆全球化动向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中国响应[J]. 钟昌标. 阅江学刊. 2017(06)
硕士论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研究[D]. 边嘉伟.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
[2]冷战后的中亚安全局势分析[D]. 焦强.山东大学 2017
[3]“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哈吉经济合作研究[D]. 张莉汶.山西师范大学 2017
[4]“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的风险与对策研究[D]. 史申楠.东北师范大学 2017
[5]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可行性研究[D]. 林彩.山东大学 2017
[6]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D]. 鞠明鑫.外交学院 2016
[7]俄罗斯外交转型及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D]. 周骏驰.外交学院 2016
[8]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研究[D]. 梁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35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3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