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杠杆率的分解及动态演变机制
发布时间:2020-12-25 05:17
近年来,中国宏观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受到了高度重视,宏观杠杆率的有效控制有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本文在BIS和CNBS宏观杠杆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整理早期的文献和资料,得到1978-2018年中国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及总体宏观杠杆率。数据表明,中国宏观杠杆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将宏观杠杆率分解成微观杠杆率、实际资本产出比、资产相对价格后,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货币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微观杠杆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是推升宏观杠杆率上升的重要因素。而金融危机后,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实际资本产出比快速上升,加快了宏观杠杆率的上升。未来,在去杠杆政策的推进下,实体经济的微观杠杆率有望得到控制;同时储蓄率的下降也将带来实际资本产出比的稳定;在房地产长效机制和人口等因素的作用下,资产相对价格也可能保持平稳。因此,未来中国宏观杠杆率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将呈现小幅回落后长期趋稳的走势。
【文章来源】:国际经济评论.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实际资本产出比走势
中国的非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房地产。通过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笔者构建了房地产价格指数[1],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加权可以模拟出资产价格指数[2],与GDP平减指数的比值即为资产相对价格[3]。可以发现1992年、1993年资产相对价格表现较为异常。原因在于1992年和1993年,由于国内投资快速上升,投资品价格大幅攀升,但GDP平减指数的涨幅滞后,1992年和1993年投资品价格分别上涨了25%、22.5%,而同期GDP平减指数仅上涨了8%、15%。如果不考虑1992年和1993年的异常点,1978-2018年间,中国的资产相对价格指数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图2)。将宏观杠杆率扣除实际资本产出比和资产相对价格后,就得到了微观杠杆率的数据(图3)。此外,根据CNBS公布的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加总三个部门的非金融资产,同时加总三个部门的总债务,从而可以推算出微观杠杆率。对比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微观杠杆率,可以发现两者的走势大体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笔者对资产相对价格和实际资本产出比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将宏观杠杆率扣除实际资本产出比和资产相对价格后,就得到了微观杠杆率的数据(图3)。此外,根据CNBS公布的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加总三个部门的非金融资产,同时加总三个部门的总债务,从而可以推算出微观杠杆率。对比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微观杠杆率,可以发现两者的走势大体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笔者对资产相对价格和实际资本产出比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中国宏观杠杆率的动态演变及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杠杆率重估与债务风险再探讨[J]. 刘晓光,刘元春. 金融研究. 2018(08)
[2]杠杆率结构、水平和金融稳定--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经验[J]. 纪敏,严宝玉,李宏瑾. 金融研究. 2017(02)
[3]我国固定资本存量估算的价格问题研究[J]. 曾五一,任涛.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6(02)
[4]论我国的宏观债务风险及其防范方法[J]. 李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5]对杠杆率和资产负债率的思考[J]. 纪敏,张翔. 金融与经济. 2016(09)
[6]中国应提高杠杆率[J]. 李稻葵. 资本市场. 2014(11)
[7]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 易纲. 经济研究. 1996(12)
博士论文
[1]中国债务杠杆形成机制与宏观效应研究[D]. 杜强.天津财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37031
【文章来源】:国际经济评论.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实际资本产出比走势
中国的非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房地产。通过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笔者构建了房地产价格指数[1],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加权可以模拟出资产价格指数[2],与GDP平减指数的比值即为资产相对价格[3]。可以发现1992年、1993年资产相对价格表现较为异常。原因在于1992年和1993年,由于国内投资快速上升,投资品价格大幅攀升,但GDP平减指数的涨幅滞后,1992年和1993年投资品价格分别上涨了25%、22.5%,而同期GDP平减指数仅上涨了8%、15%。如果不考虑1992年和1993年的异常点,1978-2018年间,中国的资产相对价格指数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图2)。将宏观杠杆率扣除实际资本产出比和资产相对价格后,就得到了微观杠杆率的数据(图3)。此外,根据CNBS公布的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加总三个部门的非金融资产,同时加总三个部门的总债务,从而可以推算出微观杠杆率。对比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微观杠杆率,可以发现两者的走势大体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笔者对资产相对价格和实际资本产出比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将宏观杠杆率扣除实际资本产出比和资产相对价格后,就得到了微观杠杆率的数据(图3)。此外,根据CNBS公布的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加总三个部门的非金融资产,同时加总三个部门的总债务,从而可以推算出微观杠杆率。对比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微观杠杆率,可以发现两者的走势大体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笔者对资产相对价格和实际资本产出比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中国宏观杠杆率的动态演变及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杠杆率重估与债务风险再探讨[J]. 刘晓光,刘元春. 金融研究. 2018(08)
[2]杠杆率结构、水平和金融稳定--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经验[J]. 纪敏,严宝玉,李宏瑾. 金融研究. 2017(02)
[3]我国固定资本存量估算的价格问题研究[J]. 曾五一,任涛.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6(02)
[4]论我国的宏观债务风险及其防范方法[J]. 李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5]对杠杆率和资产负债率的思考[J]. 纪敏,张翔. 金融与经济. 2016(09)
[6]中国应提高杠杆率[J]. 李稻葵. 资本市场. 2014(11)
[7]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 易纲. 经济研究. 1996(12)
博士论文
[1]中国债务杠杆形成机制与宏观效应研究[D]. 杜强.天津财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37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3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