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探析居民加杠杆空间

发布时间:2020-12-26 15:17
  <正>中国居民杠杆快速增长分析居民债务结构从结构上看,居民部门贷款主要由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构成。2019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55.3万亿元,较2008年增长8.7倍,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占住户部门债务余额的比例分别为79.5%和20.5%。近两年普惠政策初见成效,经营贷款增速连续两年回升,但住户部门贷款仍以消费贷款为主,消费贷款占比接近八成。消费性贷款按照期限划分又可分为短期消费贷款和中长期消费贷款,中长期消费贷款以住房贷款为主。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 2020年1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探析居民加杠杆空间


住房部门贷款增速和短期消费贷款增速

资产负债率,抵押品,债务,居民


借贷约束及负外部性。居民部门以住房资产等做抵押形成大量抵押贷款,如果抵押品价值下降将触发借贷约束,借贷约束下居民部门将自发去杠杆,进而导致投资投机性需求下降,市场热度减退,进一步导致抵押品价值下降。零利率下限以及工资刚性等因素将会放大这些冲击的后果,使得居民部门的净财富受损,如果居民部门净财富受到太大冲击将会引发大量债务违约,对抵押品价值进一步施加下行压力,形成螺旋式债务通缩。在冲击之下,高负债家庭的需求会收缩,低负债家庭的需求增加难以补偿收缩的需求,总需求持续低迷,从而可能导致经济衰退。这会进一步产生负外部性,居民部门发生债务违约或者破产将使得银行资本受损,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进而影响金融稳定。行为偏差。没有长期财务规划的家庭更倾向于当期消费,其储蓄需求低且会以贷养贷形成循环债务,财务状况极度容易恶化。过度乐观主义也会导致居民借贷过多,信贷的扩张短期内可以带来资产价格的上升,但由于市场避险情绪的存在,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上升的速度不可能一直同步,当主要债权人对价格上涨失去信心时,将会对债务杠杆程度最高的投机者实行信贷限制,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导致信贷泡沫破裂。另外,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将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身上借钱购买资产作为抵押品,这可能进一步提高资产价格从而逆转杠杆加减的周期,最终损害金融稳定。

住户,部门,居民,杠杆


居民杠杆率。居民杠杆率(居民债务/GDP)是最常用的一种居民杠杆衡量指标。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直接进行国际之间居民杠杆率的横向对比参考意义不大,在进行国际对比时,应该选择与中国具有相似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来比较居民杠杆率。以世界银行发布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基准,中国2018年的人均GNI为18170国际元,与中国处于相似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有30个。加上中国,这31个国家的居民杠杆率均值为39.9%。BIS统计的我国2018年的居民杠杆率为52.6%,高于平均水平。中国排名第10,排在中国前面的除了泰国(2018)之外,都是发达国家,并且除了前三名之外中国与排名靠前国家的居民杠杆率差异不大。而由中央银行统计的居民杠杆率为60.4%,中国排名第4,仅有挪威(1990)、泰国(2018)、日本(1989)三国居民杠杆率高于中国。根据BIS统计数据,中国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的17.9%,上升到2019年第二季度末的54.6%,增长超过2倍。与国际上其他经济体对比,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针对居民杠杆率增长过快问题,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各省市相继出台“限购、限贷”政策,近两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初见成效,居民杠杆增速有所放缓,居民债务整体上升势头也将渐缓。目前我国居民杠杆政策以稳健为主,“去杠杆”转为“稳杠杆”,居民债务风险得到初步遏制。债务收入比。居民杠杆率忽视了国家间国民收入分配的差异,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居民杠杆的真实水平。以中美两国为例,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高达76%,而中国只有44%,以GDP为分母会严重低估我国居民杠杆水平。把分母换成可支配收入,使用债务收入比(居民债务/可支配收入)更能准确反映我国居民的偿债压力。2018年住户调查口径下的中国债务收入比为121.6%,已经超过美国和法国。从增量来看,中国的债务收入比从2013年的79.7%上升到2018年的121.6%,提高41.9个百分点。而同期,韩国增量为29.32个百分点,智利和法国分别增加10.32%和10.34%,日本增量小于10%,美国、英国、德国甚至有所下降。从债务收入比的国际对比来看,我国居民债务负担已经很高,并且近几年短期增速较快,需要警惕家庭债务危机。


本文编号:2939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39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