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03:03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出“三期叠加”的基本特征,经济增长速度由以往的高速转为当今的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往的粗放型增长向今后的集约型和效益型发展方向转变,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过去偏重需求侧的经济增长模式失效,急需调整改革的着力点,从供给侧重新布局产业结构,实现从以往依靠人力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向高技术和创新模式为增长动力的转变。新常态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需关系理论、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密切的理论联系,供需关系理论说明了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实质,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指出供给侧与需求侧互为一体、互不可缺,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指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与侧重点。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和服务市场方面的作用;同时在供给侧生产要素改革的层面上,加大对五大生产要素的改革力度:释放劳动力红利、提高资本投资效益、规范使用土地资源、推进技术创新、完善制度创新,...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西方供给学派
        一、西方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西方供给学派的区别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二节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一、美国的供给侧改革实践
        二、英国的供给侧改革实践
        三、国外的供给侧改革实践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之处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创新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创新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创新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供需关系理论
        一、供需关系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关系
        二、供给和需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
        一、生产是消费的起点,消费是生产的终点
        二、生产与消费具有平衡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范式下供需失衡的实质
        一、供给侧结构性失衡
        二、供给物质量效用低下
    第四节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商品二因素的内在理论联系
        二、劳动二重性指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与侧重点
    第五节 习近平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常态催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依据
        三、习近平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贡献
第四章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和根本途径
        一、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企业改革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充分发挥“两只手”的合力作用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更好发挥政府对供给侧的宏观调控作用
        三、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度”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要素创新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释放劳动力红利
        二、进一步提高资本投资效益
        三、进一步创新土地资源要素配置
        四、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
        五、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任务是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一、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二、去库存,清除供给冗余
        三、去杠杆,确保供给安全
        四、降成本,提升供给能力
        五、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分析与供给侧改革路径[J]. 孙彩红.  云南社会科学. 2019(01)
[2]从制度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贺力平.  国际金融研究. 2018(12)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的退出与进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J]. 周开国,闫润宇,杨海生.  经济研究. 2018(11)
[4]四十年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革命[J]. 方福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8(11)
[5]价值关系矛盾运动逻辑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杨慧玲.  当代经济研究. 2018(11)
[6]基于资源错配理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度红利研究[J]. 张江洋,钱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7]培育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J]. 洪银兴.  经济科学. 2018(03)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林威,董德福.  改革与战略. 2018(04)
[9]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张雷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8(02)
[10]供给侧改革要啃下哪些“硬骨头”[J]. 徐爱明.  人民论坛. 2018(10)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任红梅.西北大学 2018
[2]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研究[D]. 张瑀.吉林大学 2017
[3]马克思生产理论与我国供给侧改革研究[D]. 贾微晓.苏州大学 2017
[4]基于耦合理论的高技术产业金融供给侧改革研究[D]. 闫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研究[D]. 陆宗锴.浙江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69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69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