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测度评价与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2 13:59
  为实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2030年前后“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国家级产业园区是重要的推手。传统产业园区在产业定位、产业战略、产业结构上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充分等问题亟待解决。西南地区处于欠发达地区发展行列,现代工业化进程较慢,国家级产业园区作为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其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优化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测度评价体系,对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有一个科学的认知,有助于探索国家级产业园区差异化转型升级路径,推动园区科学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发展,促进园区朝着效率提升、结构转型、资源优化、发展迅速的模式前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就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为后续研究奠定夯实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从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开放协作、空间优化、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六个维度建立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0-2017年西南地区27家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综合水平进...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测度评价与运用研究


论文框架

体系,界限,选址布局,整体呈现


了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但其局限性也较为显著,估计了三大因子的作用,忽视了经济、社会环境了价格于销售量的关系,忽视了企业对最大利润论(1933)首创了以城市为中心,市场、交通与行中心地是指一定服务范围内的为居民提供商品和质相同等无干扰因素的前提下,就会得出六边形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整体呈现出蜂窝状网络分销售界限,将产品的最大销售界限这种中心地的的基础上尽量靠近高级别中心地选址将能够达到园区的选址布局要考虑市场规模最大化,靠近城

树状图,产业园区,开区,发展水平


46图 5-3 西南地区 27 个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树形聚类图Figure 5-3 Southwest China 27 National Industrial Park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evelopmentlevel tree Clustering diagram5.4.2 园区发展阶段划分根据树状图,我们大致可以把西南地区 27 个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划分成以下三个类别,分别对应着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处于转型升级起步期园区最多有 21 家,占总样本数量的 79%,成长期园区 5 家,成熟期园区 1 家,具体分类如下:第一类:昆明高新区、绵阳高新区、长寿经开区、绵阳经开区、德阳经开区、贵阳经开区、广元经开区、曲靖经开区、遂宁经开区、嵩明杨林经开区、自贡高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开发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路径——以苏北某开发区为例[J]. 刘丹丹,康婷婷,林立清.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11)
[2]国外产业园区相关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王缉慈,朱凯.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2)
[3]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2011—2015年89个工业园区的实证研究[J]. 赵波,黄信灶,罗小娟.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2)
[4]云南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转型优化升级研究[J]. 何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1)
[5]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J]. 张敏.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1)
[6]江西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测度及评价[J]. 卢星星,罗小娟,赵波.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8)
[7]软环境:中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新动力[J]. 甄杰.  区域经济评论. 2017(02)
[8]江西省县域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研究[J]. 胡敏,胡林春,金艳清.  老区建设. 2016(18)
[9]西部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贵州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 陈英葵,丁伟.  区域经济评论. 2016(02)
[10]江西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差异化导向与路径选择[J]. 周国兰,郭苑,龙强.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2)

硕士论文
[1]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安徽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研究[D]. 程玲玲.安徽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0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30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