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财政收入风险

发布时间:2017-04-13 20:13

  本文关键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财政收入风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也为经济的增长付出了沉重代价,使人们逐渐意识到靠拼资源和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持续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扭转我国目前经济困局的唯一出路。其中,财政收入风险既是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物质基础,也是阻滞经济转型进程的重大财政障碍。因而,探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财政收入风险能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财政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我国早在1995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2003年,中央政府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到第一要义的高度,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2012年颁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导向正逐步由污染物总量控制向改善环境质量转变。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这些政策措施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涉及到科技进步、人力资本、资金资本,企业改革、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和循环经济、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等领域,与企业紧密相关。政策措施实行的过程就是将微观企业风险向宏观风险传导的过程。在此,主要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这些政策措施带来的宏观的财政收入风险。目前,已有大量文献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本文中笔者的思路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政策措施作为控制变量探究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探究各种政策措施的效果。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财政收入风险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汇总。第二部分先阐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和税收等相关理论,然后分析财政收入风险的传导路径并通过理论模型探究不同政策措施的经济效果。第三部分通过实证检验理论模型得出的结果。最后一部分作出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通过数理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从收入角度看,政府部门通过直接或间接地限制和管制劳动力和资金的供求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政府部门会保障就业的稳定,并尽量避免使用货币政策。从支出角度上看,政府部门会通过刺激消费来缓解财政收入下降风险。同时,政府部门分别从税收角度和非税收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方面,通过增值税扩围完善三大流转税体系,并调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另一方面,积极地采取相应地财政政策措施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任何政策措施的实行都需要一个过程,诚然,这个过程中也充满了很多来自于内部或外部的不确定性。但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大方向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从而,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收入风险进行分析能够为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此同时,对税收制度、财政分权和区域经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完善,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财政收入风险 政策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1;F124.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8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3 研究内容12-13
  • 1.4 文献综述13-16
  • 1.4.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3-14
  • 1.4.2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财政问题14-15
  • 1.4.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探究15-16
  • 1.4.4 国外相关研究16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6-18
  • 2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收入风险的理论分析18-30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财政收入风险传导的理论分析18-25
  • 2.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依赖理论18-19
  • 2.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19-20
  • 2.1.3 财政及税收结构20-22
  • 2.1.4 税收理论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22-24
  • 2.1.5 财政收入风险24
  • 2.1.6 财政收入风险的传导路径24-25
  • 2.2 理论模型25-30
  • 2.2.1 模型假设25-26
  • 2.2.2 居民户的行为选择26-27
  • 2.2.3 政府部门的选择27-30
  • 3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收入风险的实证分析30-44
  • 3.1 我国的财政收入风险状况30-36
  • 3.1.1 我国整体的财政收支状况30-31
  • 3.1.2 我国经济增长倚靠的产业结构31-33
  • 3.1.3 我国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差额33-34
  • 3.1.4 我国的财政收入风险34-36
  • 3.2 实证检验36-44
  • 3.2.1 模型构建37-38
  • 3.2.2 模型回归结果描述38-39
  • 3.2.3 异方差检验及处理39-40
  • 3.2.4 自相关检验40-42
  • 3.2.5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42-44
  • 4 结论及政策建议44-47
  • 4.1 结论44-45
  • 4.2 政策建议45-47
  • 4.2.1 税收方面政策建议45
  • 4.2.2 非税收方面政策建议45-47
  • 参考文献47-50
  • 后记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怀德;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0年12期

2 金朝阳;浅论信息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J];图书馆建设;2000年03期

3 朱晓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与对策[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康爱荣;试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李宗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索历程述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王乾;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与对策[J];技术经济;2000年06期

7 柳思维;深入系统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理论的新成果——刘平量教授新著《经济增长方式论》评价[J];琼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8 孙亚茹;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山西财税;2000年08期

9 田茂盛;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J];学习导报;2000年09期

10 晁永国;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远朋;邵平;陈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若干辩证关系[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2 谭仁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若干认识问题[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3 刘永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问题[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4 潘石;李贺军;;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跨越[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孙德华;杨漾;;全面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含义[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6 冯子标;;革新资本观念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7 宋冬林;金成晓;;从制度变迁角度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8 杨继瑞;;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9 姜兰;李玉峻;;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种表述及其含义[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10 宣红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认识上的几个模糊点[A];“连运杯”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项紧迫任务[N];伊犁日报(汉);2006年

2 广西财经学院副院长 黄晓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N];北京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马会;推动三个领域改革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4 王力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降耗增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样的提法不一样的内涵[N];河北日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N];菏泽日报;2005年

7 邓兰卿;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王梦奎 谢伏瞻 李剑阁 课题协调人:李善同 卢中原 候永志 执笔:张军扩 李佐军 赵怀勇 刘培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年

9 于新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及主要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10 记者 付平;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维护金融稳定[N];金融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祖继;制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钟春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利益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宗兆礼;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佟雪铭;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邱竞;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杨斌;资源约束下的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津鹏;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内涵及其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淑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韩孟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探索[D];四川大学;2006年

4 白辰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岩;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测量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吕伟;济南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鹿璐;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失业风险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张若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9 董玉迪;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财政收入风险[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10 吴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财政收入风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4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