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分析——基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纵向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07:20
本文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式单案例研究,从创新资源、创新主体、运行机制、边界拓展及融合机制5个维度深入探讨飞地合作下高校研究院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演化阶段及演进路径,拓展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演进研究,并提供了一定实践启示。研究发现:飞地合作下高校研究院经历校地融合期、链路融合期、主体融合期、跨区域网络融合期4个阶段,先后进行科技创新链纵向链路融合,多元创新主体深度融合,各链路间网络融合,培育"多层级研发-多层级孵化转化-多层级投融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最终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图文】:
产学研深度融合演进过程研究框架
从融合机制看,人才链、能力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初现,如图2所示。本阶段主打 “浙江牌”与 “清华牌”,聚集了第一代领导核心及第一批核心科研人员,为之后建设与发展打下基础。本阶段中长三院培养整合能力,充分发挥清华先进科技、人才优势及浙江省良好政策环境与各项财政补贴,成立3个院属研究室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据此,本文提出命题1:以大学及地方省级政府为核心的支撑体系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
从融合机制看,人才链、能力链、资金链及政策链进一步链内延伸与拓展,创新链纵向拓展到产业链,如图3所示。创新链中科学研究实施组织由院属研究室拓展到 “内生”需求下院属研究院、重点实验室, “外生”需求下联建研发中心和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战略联盟,初步形成一套满足不同技术、市场需求的多层级研发体系,实现创新链链内融合。创新链拓展到产业链,建立成果转化基地、专业孵化器,并进行园区拓展,建设萧山工程中心与宁波鄞州创新中心,融入当地经济,打通了 “科学研究—成果孵化—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链。人才链加入技术人才,政策链内政策细化落地,地方企业研发投入与院内自筹资金丰富了资金链,企业研发需求识别能力、成果应用与产业化能力丰富了能力链。本阶段中长三院形成了多层级研发体系,进行链内融合及创新链到产业链的纵向融合,满足了当地企业技术需求,积累了吸收能力,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据此,本文提出命题2:高校研究院沿着 “科学研究—成果孵化—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链进行纵向链路融合有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J]. 洪银兴.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08)
[2]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策略、驱动因素与创新绩效[J]. 方炜,戴晟,程鹏枭. 管理现代化. 2019(04)
[3]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产学研融合机制研究[J]. 沙其富,任媛媛.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7)
[4]科研院所高效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原长弘,张树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05)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回眸[J]. 李健. 中国科技产业. 2018(10)
[6]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方炜,王莉丽. 科研管理. 2018(09)
[7]创新共同体:概念、框架与模式[J]. 王峥,龚轶. 科学学研究. 2018(01)
[8]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 姜彤彤. 中国高校科技. 2017(06)
[9]构建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J]. 王巨宏,刘婷婷,马东嫄,张龙.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
[10]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网络演化动力研究[J]. 方炜,牛婷婷. 科学学研究. 2017(05)
本文编号:3064809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图文】:
产学研深度融合演进过程研究框架
从融合机制看,人才链、能力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初现,如图2所示。本阶段主打 “浙江牌”与 “清华牌”,聚集了第一代领导核心及第一批核心科研人员,为之后建设与发展打下基础。本阶段中长三院培养整合能力,充分发挥清华先进科技、人才优势及浙江省良好政策环境与各项财政补贴,成立3个院属研究室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据此,本文提出命题1:以大学及地方省级政府为核心的支撑体系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
从融合机制看,人才链、能力链、资金链及政策链进一步链内延伸与拓展,创新链纵向拓展到产业链,如图3所示。创新链中科学研究实施组织由院属研究室拓展到 “内生”需求下院属研究院、重点实验室, “外生”需求下联建研发中心和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战略联盟,初步形成一套满足不同技术、市场需求的多层级研发体系,实现创新链链内融合。创新链拓展到产业链,建立成果转化基地、专业孵化器,并进行园区拓展,建设萧山工程中心与宁波鄞州创新中心,融入当地经济,打通了 “科学研究—成果孵化—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链。人才链加入技术人才,政策链内政策细化落地,地方企业研发投入与院内自筹资金丰富了资金链,企业研发需求识别能力、成果应用与产业化能力丰富了能力链。本阶段中长三院形成了多层级研发体系,进行链内融合及创新链到产业链的纵向融合,满足了当地企业技术需求,积累了吸收能力,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据此,本文提出命题2:高校研究院沿着 “科学研究—成果孵化—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链进行纵向链路融合有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J]. 洪银兴.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08)
[2]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策略、驱动因素与创新绩效[J]. 方炜,戴晟,程鹏枭. 管理现代化. 2019(04)
[3]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产学研融合机制研究[J]. 沙其富,任媛媛.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7)
[4]科研院所高效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原长弘,张树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05)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回眸[J]. 李健. 中国科技产业. 2018(10)
[6]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方炜,王莉丽. 科研管理. 2018(09)
[7]创新共同体:概念、框架与模式[J]. 王峥,龚轶. 科学学研究. 2018(01)
[8]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 姜彤彤. 中国高校科技. 2017(06)
[9]构建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J]. 王巨宏,刘婷婷,马东嫄,张龙.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
[10]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网络演化动力研究[J]. 方炜,牛婷婷. 科学学研究. 2017(05)
本文编号:3064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6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