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高速铁路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02:27
  近年来,经济增速较过去有所回落,经济重心从数量转变为质量,从追求速度转变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人口红利,使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中原城市群相对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群来说,深处内地,不具备开放发展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高速铁路作为国家经济振兴战略的新引擎,在全国各地开通、普及,可以为中原城市群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打破地区壁垒,加快要素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时空距离并消除城乡差距。但是,由于各城市间资源禀赋与发展政策的差别,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高铁对某一地区生产总值的推动作用,以及作用效果的一致与否,对高速铁路节点城市的选择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研究现状和方法,结合中原城市群高速铁路开通时间不长,且开通是陆续进行的实际情况,以中原城市群的30个城市十年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双重差分。并根据中原城市群高速铁路规划和现状以及中原城市群的基本情况,对样本进行分组,合理选择变量,对本文的三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高速铁路竞争力分析
        1.4.2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4.3 高铁修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1.4.4 高铁可达性的影响。
        1.4.5 相关研究评述
第二章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巨型都市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生长轴理论
        2.1.4 运输区位论
        2.1.5 区域分工理论
        2.1.6 总部经济理论
        2.1.7 点-轴理论
    2.2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2.2.1 高铁加快区域要素流动
        2.2.2 高铁促进区域内分工
        2.2.3 高铁改善区域内可达性
第三章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3.1 中原城市群基本情况
    3.2 中原城市群发展特点
        3.2.1 城市规模扩大
        3.2.2 经济快速增长
        3.2.3 交通、信息网络持续发展
        3.2.4 创新取得积极成效
        3.2.5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3.2.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7 城乡收入稳步增加
        3.2.8 环境整治力度加大
        3.2.9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
    3.3 高铁的技术经济优势
    3.4 机遇挑战
第四章 高铁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理论假说
    4.2 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4.3 模型设定
    4.4 变量、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4.5 基本结果
    4.6 稳健性检验
        4.6.1 共同趋势检验
        4.6.2 反事实检验
        4.6.3 单差法检验
    4.7 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验证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2.1 统筹规划高铁建设
        5.2.2 差别化高铁定价策略
        5.2.3 优化城市群发展格局
        5.2.4 推动绿色生态发展
        5.2.5 积极传承传统文化
        5.2.6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uper-DEA模型的厦深高铁可达性效应综合评估与空间分异[J]. 李涛,马卫,高兴川,曹小曙.  经济地理. 2017(08)
[2]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 李新光,黄安民,张永起.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4)
[3]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与评价研究[J]. 李波.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11)
[4]中国高铁产业投资中东欧国家竞争力分析——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视角[J]. 高运胜,尚宇红.  广东社会科学. 2017(01)
[5]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公平吗?——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罗能生,彭郁.  产业经济研究. 2016(04)
[6]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J]. 张克中,陶东杰.  经济学动态. 2016(06)
[7]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J]. 王雨飞,倪鹏飞.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2)
[8]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的实证研究[J]. 方大春,孙明月.  华东经济管理. 2016(02)
[9]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J]. 刘瑞明,赵仁杰.  管理世界. 2015(08)
[10]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J]. 刘晓光,张勋,方文全.  世界经济. 2015(03)

博士论文
[1]高速铁路的国民经济属性及投资效益研究[D]. 杨正泽.北京交通大学 2015
[2]基础设施投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研究[D]. 李森圣.重庆大学 2015
[3]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王凤学.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高铁可达性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 姜现平.西南大学 2018
[2]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 张弛.浙江财经大学 2018
[3]基于DID模型的贵州高铁经济效应研究[D]. 李桢.贵州师范大学 2017
[4]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变动分析[D]. 彭雪.北京交通大学 2017
[5]中国高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 崔锋.东南大学 2016
[6]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对沿途欠发达城市的影响分析[D]. 李雪燕.东北财经大学 2013
[7]京沪高铁对山东经济社会影响研究[D]. 杜海涛.北京交通大学 2013
[8]高速铁路对沿线非枢纽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 万文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3
[9]新形势下高铁时代到来的区域影响研究[D]. 郇亚丽.华东师范大学 2012
[10]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D]. 伍业春.西南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75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75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4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