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00:12
本文是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7FY101300)和中蒙俄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合作项目(GJHZ201704)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过程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居住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空间都在不断向现代城市转变。然而,尽管城镇化过程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如若不能正确引导和管理,这个过程就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等诸多问题。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严重阻碍了两市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人口迁移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撑下,将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巴托市作为研究区域,评价两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作对比分析。首先建立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对指标选取进行解释和有效性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得出主成分载荷矩阵,计算2003-2016年两市人口、...
【文章来源】: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GDP乌兰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变成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人口综合指数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经济综合指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测度研究[J]. 王雨飞,王光辉,倪鹏飞. 经济纵横. 2018(09)
[2]构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估工具的研究[J]. 张晓彤,姚娜,张茜,刘剑锋,何建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9)
[3]基于改进熵权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哈尔滨市为例[J]. 郑晓云,杜娟,苏义坤.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04)
[4]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决策机制影响因素研究[J]. 海骏娇,辛晓睿,曾刚. 经济经纬. 2018(03)
[5]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J]. 宋雪珺,王多多,覃飞,蔡永立. 生态科学. 2018(02)
[6]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的元数据分析与管理[J]. 董仁才,王韬,张永霖,张雪琦,李欢欢. 生态学报. 2018(11)
[7]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内生增长路径研究[J]. 江崇莲,赵红梅. 煤炭经济研究. 2018(01)
[8]生态保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 赵然.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 2018(05)
[9]基于大数据治理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 郭少青.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3)
[10]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实践和发展[J]. 刘敏,许世远,侯立军,杨毅,周立旻,陈睿山,黄燕平,吴诗雪.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1)
博士论文
[1]成长型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志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2]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 周景阳.重庆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人居环境视角下的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D]. 刘慧心.东北财经大学 2017
[2]蒙古国公共交通的发展规划研究[D]. 昂哈图雅.内蒙古大学 2017
[3]云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动态评价[D]. 薛佳文.云南财经大学 2017
[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昆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王鹤.云南财经大学 2016
[5]湖北湖南两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对比[D]. 胡星.长江大学 2016
[6]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宋贤萍.重庆大学 2016
[7]基于因子分析的乌兰巴托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毕吉雅.内蒙古大学 2015
[8]近20年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的城市扩张研究[D]. 奥云特格斯(DAVYDOV OYUNTUGS).内蒙古大学 2013
[9]广西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顾玉海.广西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5063
【文章来源】: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GDP乌兰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变成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人口综合指数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经济综合指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测度研究[J]. 王雨飞,王光辉,倪鹏飞. 经济纵横. 2018(09)
[2]构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估工具的研究[J]. 张晓彤,姚娜,张茜,刘剑锋,何建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9)
[3]基于改进熵权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哈尔滨市为例[J]. 郑晓云,杜娟,苏义坤.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04)
[4]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决策机制影响因素研究[J]. 海骏娇,辛晓睿,曾刚. 经济经纬. 2018(03)
[5]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J]. 宋雪珺,王多多,覃飞,蔡永立. 生态科学. 2018(02)
[6]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的元数据分析与管理[J]. 董仁才,王韬,张永霖,张雪琦,李欢欢. 生态学报. 2018(11)
[7]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内生增长路径研究[J]. 江崇莲,赵红梅. 煤炭经济研究. 2018(01)
[8]生态保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 赵然.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 2018(05)
[9]基于大数据治理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 郭少青.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3)
[10]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实践和发展[J]. 刘敏,许世远,侯立军,杨毅,周立旻,陈睿山,黄燕平,吴诗雪.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1)
博士论文
[1]成长型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志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2]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 周景阳.重庆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人居环境视角下的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D]. 刘慧心.东北财经大学 2017
[2]蒙古国公共交通的发展规划研究[D]. 昂哈图雅.内蒙古大学 2017
[3]云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动态评价[D]. 薛佳文.云南财经大学 2017
[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昆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王鹤.云南财经大学 2016
[5]湖北湖南两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对比[D]. 胡星.长江大学 2016
[6]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宋贤萍.重庆大学 2016
[7]基于因子分析的乌兰巴托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毕吉雅.内蒙古大学 2015
[8]近20年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的城市扩张研究[D]. 奥云特格斯(DAVYDOV OYUNTUGS).内蒙古大学 2013
[9]广西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顾玉海.广西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5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8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