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空间集聚能否提高城市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7 18:52
  空间集聚过程所特有的异质性、动态性和内生性特点,使得其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本研究以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31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SYS-GMM估计方法,检验空间集聚是否有助于提高城市生产率。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TFP水平总体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区域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受城市区位、城市规模以及其他城市个体特征的影响。集聚效应与TFP水平之间在理论上存在倒"U"型关系,但净集聚效应依然为正,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带来18%的TFP改善;大城市和劳动力密集地区更易于集聚效应的发挥,大城市拥有更高的生产率,邻近城市及其自身初始TFP水平也会影响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总效应达到24%和8%,而工业化水平和服务业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FDI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城市生产率的提升。因此,要科学规划大中小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大城市要素集聚的辐射效应,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投入,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提升城市TFP水平,实现长期经济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空间集聚能否提高城市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就业密度与TFP对数的等级空间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集聚、城市类型与城市生产率[J]. 姚鹏,张明志.  当代财经. 2019(09)
[2]就业密度、集聚空间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地级城市空间面板数据的分析[J]. 杨路英,吴玉鸣.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2)
[3]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贡献存在拐点吗?——来自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证据[J]. 张明志,余东华.  经济评论. 2018(06)
[4]人口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J]. 张先锋,叶晨,陈永安.  城市问题. 2018(03)
[5]金融集聚、空间外溢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GWR模型和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J]. 徐晔,宋晓薇.  当代财经. 2016(10)
[6]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中国城市规模是否过小?——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研究[J]. 梁婧,张庆华,龚六堂.  经济学(季刊). 2015(03)
[7]“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损失的影响——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研究[J]. 孙久文,李姗姗,张和侦.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3)
[8]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范剑勇,冯猛,李方文.  世界经济. 2014(05)
[9]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刘修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7)
[10]工业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中国城市的空间计量经济联立方程分析[J]. 柯善咨,姚德龙.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2)



本文编号:3087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87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