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应对当前全球两大挑战的韧性、潜力与长期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22 23:36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百年大变局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意味着什么,是需要认真研究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两个重大挑战:一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严重恶化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二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中国经济展现的巨大韧性,使我们有条件争取实现2020年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改变。指标测度发现,2035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能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文章来源】:经济纵横.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2000—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趋势
3.对中国直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全球供应链将出现变化和调整。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步弱化,虽然中国仍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但是要素成本在逐步上升。如,深圳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就经历了三次迁移潮,年人均工资由1994年的10 523元上升到2017年的100 173元,23年间增长了近9倍;企业支付职工的“五险一金”占工资的40%;土地挂牌平均价格从2009年的1568元/每平方米上涨到2018年9241元/每平方米,9年增长了5倍。不断上升的生产要素成本促使部分加工制造等环节正逐步向海外转移。除此之外,与中国相比,越南、泰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中具有成本优势,因而对中国部分产品的生产环节表现出较强的“替代效应”。中美贸易摩擦助推中国企业外迁。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出口美国市场的产品不得不面临关税大幅提高的形势,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出口成本,将中国的部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至越南等国家。根据越南外国投资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资金就达27.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为200%,成为越南外资来源规模最大的国家。另外,为避免出现转口贸易,越南政府出台“原产地”新规,在越南生产的产品,越南本地附加值必须占产品附加值的30%以上,该政策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某些加工制造环节转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多地暴发并大面积流行,使各经济体均陷入疫情重灾之中。在全球生产分工深度融合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必然会危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与中美贸易战相比,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具有更大破坏力。贸易摩擦本质上是贸易成本问题,贸易摩擦范围限定在一定税收内,并且贸易摩擦的对象也是既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可控。随着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中美经济贸易关系已经呈现暂时缓和的迹象。但疫情防控涉及公众安全,已不再单纯是关税成本问题。基于不可知的恐惧,贸易伙伴国可能将所有重点疫区国商品排除在外。这种排除比原产地规则更为严厉,只要运输中途经疫区国,都有可能被划入疫区商品禁止进口,所有疫区国商品都可能被不加区分地纳入检疫范围。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时间跨度和滞后影响效应也难以预测。甚至有研究机构预计,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会持续一年以上时间。
本文编号:3094690
【文章来源】:经济纵横.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2000—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趋势
3.对中国直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全球供应链将出现变化和调整。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步弱化,虽然中国仍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但是要素成本在逐步上升。如,深圳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就经历了三次迁移潮,年人均工资由1994年的10 523元上升到2017年的100 173元,23年间增长了近9倍;企业支付职工的“五险一金”占工资的40%;土地挂牌平均价格从2009年的1568元/每平方米上涨到2018年9241元/每平方米,9年增长了5倍。不断上升的生产要素成本促使部分加工制造等环节正逐步向海外转移。除此之外,与中国相比,越南、泰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中具有成本优势,因而对中国部分产品的生产环节表现出较强的“替代效应”。中美贸易摩擦助推中国企业外迁。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出口美国市场的产品不得不面临关税大幅提高的形势,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出口成本,将中国的部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至越南等国家。根据越南外国投资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资金就达27.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为200%,成为越南外资来源规模最大的国家。另外,为避免出现转口贸易,越南政府出台“原产地”新规,在越南生产的产品,越南本地附加值必须占产品附加值的30%以上,该政策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某些加工制造环节转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多地暴发并大面积流行,使各经济体均陷入疫情重灾之中。在全球生产分工深度融合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必然会危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与中美贸易战相比,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具有更大破坏力。贸易摩擦本质上是贸易成本问题,贸易摩擦范围限定在一定税收内,并且贸易摩擦的对象也是既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可控。随着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中美经济贸易关系已经呈现暂时缓和的迹象。但疫情防控涉及公众安全,已不再单纯是关税成本问题。基于不可知的恐惧,贸易伙伴国可能将所有重点疫区国商品排除在外。这种排除比原产地规则更为严厉,只要运输中途经疫区国,都有可能被划入疫区商品禁止进口,所有疫区国商品都可能被不加区分地纳入检疫范围。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时间跨度和滞后影响效应也难以预测。甚至有研究机构预计,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会持续一年以上时间。
本文编号:3094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9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