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07:32
选取我国30个省域2009—2017年相关数据,利用DEA-SBM模型测算我国省域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效率,进行两系统耦合协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发展效率整体较低,无效地区偏多,但绿色发展效率差异不断缩小并保持着不断提高的趋势;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偏高且相对稳定,绿色创新效率在波动中有缓慢上升的趋势;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和较高的协调水平,且有增强的趋势,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1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9—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耦合均值变动图
:中国省域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研究图142009—2017年我国协调度均值变动图从图15可知,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上海、江西、贵州和重庆11个省域协调度均值大于0.8,达到优良协调阶段;云南、浙江和吉林3个省域为中级协调,黑龙江、福建、辽宁、山西、广东和江苏6个省域为初级协调,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趋势,系统协调度不断上升;四川、湖北、安徽、新疆、广西、湖南、河南和山东8个省域为勉强协调,内蒙古为濒临失调,河北轻度失调,说明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发展缺乏效率。图15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域协调度均值雷达图从图16可知,我国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水平较高,且在波动中持续改善,中部地区协调水平与东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东西部地区协调水平差距不大,且较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协调水平呈“先降后升”的态势,中部地区耦合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进而使耦合水平在区域间的差距在不断缩校图162009—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度均值变动图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宁夏、甘肃和陕西为最大耦合优质协调地区,上海、江西、贵州和重庆为最大耦合良好协调,这些地区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高度耦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重庆市绿色发展效率滞后于绿色创新效率。吉林为最大耦合中级协调,辽宁为最大耦合初级协调,这些地区大部分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创新投入的发展在对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安徽、湖南为最大耦合勉强协调,云南、浙江为高水平耦合中级协调,福建、山西和黑龙江为高水平初级协调,河南、山东、湖北、四川和广西为高水平勉强协调,这些地区为高度耦合相对协调,创新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绿色发展
242段永峰等:中国省域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研究图142009—2017年我国协调度均值变动图从图15可知,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上海、江西、贵州和重庆11个省域协调度均值大于0.8,达到优良协调阶段;云南、浙江和吉林3个省域为中级协调,黑龙江、福建、辽宁、山西、广东和江苏6个省域为初级协调,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趋势,系统协调度不断上升;四川、湖北、安徽、新疆、广西、湖南、河南和山东8个省域为勉强协调,内蒙古为濒临失调,河北轻度失调,说明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发展缺乏效率。图15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域协调度均值雷达图从图16可知,我国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水平较高,且在波动中持续改善,中部地区协调水平与东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东西部地区协调水平差距不大,且较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协调水平呈“先降后升”的态势,中部地区耦合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进而使耦合水平在区域间的差距在不断缩校图162009—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度均值变动图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宁夏、甘肃和陕西为最大耦合优质协调地区,上海、江西、贵州和重庆为最大耦合良好协调,这些地区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高度耦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重庆市绿色发展效率滞后于绿色创新效率。吉林为最大耦合中级协调,辽宁为最大耦合初级协调,这些地区大部分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创新投入的发展在对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安徽、湖南为最大耦合勉强协调,云南、浙江为高水平耦合中级协调,福建、山西和黑龙江为高水平初级协调,河南、山东、湖北、四川和广西为高水平勉强协调,这些地区为高度耦合相对协调,创新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 朱帮助,张梦凡. 统计与决策. 2019(17)
[2]中国区域绿色低碳创新效率的分类测度与比较[J]. 梁文群,秦天如,梁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11)
[3]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评价[J]. 华坚,胡金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08)
[4]强可持续理念下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J]. 肖黎明,张仙鹏.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2)
[5]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和效率提升分析[J]. 孙晓婷,高净鹤,范丹. 科技促进发展. 2018(11)
[6]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 黄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4)
[7]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曹鹏,白永平.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4)
[8]中国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分析[J]. 刘海滨,牛秀红,周佳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6)
[9]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评价与收敛性研究——基于组合DEA与空间计量视角[J]. 刘明广.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7)
[10]浙江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 胡书芳,马宪法. 科技管理研究. 2017(07)
本文编号:3112937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1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9—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耦合均值变动图
:中国省域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研究图142009—2017年我国协调度均值变动图从图15可知,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上海、江西、贵州和重庆11个省域协调度均值大于0.8,达到优良协调阶段;云南、浙江和吉林3个省域为中级协调,黑龙江、福建、辽宁、山西、广东和江苏6个省域为初级协调,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趋势,系统协调度不断上升;四川、湖北、安徽、新疆、广西、湖南、河南和山东8个省域为勉强协调,内蒙古为濒临失调,河北轻度失调,说明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发展缺乏效率。图15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域协调度均值雷达图从图16可知,我国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水平较高,且在波动中持续改善,中部地区协调水平与东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东西部地区协调水平差距不大,且较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协调水平呈“先降后升”的态势,中部地区耦合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进而使耦合水平在区域间的差距在不断缩校图162009—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度均值变动图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宁夏、甘肃和陕西为最大耦合优质协调地区,上海、江西、贵州和重庆为最大耦合良好协调,这些地区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高度耦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重庆市绿色发展效率滞后于绿色创新效率。吉林为最大耦合中级协调,辽宁为最大耦合初级协调,这些地区大部分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创新投入的发展在对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安徽、湖南为最大耦合勉强协调,云南、浙江为高水平耦合中级协调,福建、山西和黑龙江为高水平初级协调,河南、山东、湖北、四川和广西为高水平勉强协调,这些地区为高度耦合相对协调,创新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绿色发展
242段永峰等:中国省域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研究图142009—2017年我国协调度均值变动图从图15可知,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上海、江西、贵州和重庆11个省域协调度均值大于0.8,达到优良协调阶段;云南、浙江和吉林3个省域为中级协调,黑龙江、福建、辽宁、山西、广东和江苏6个省域为初级协调,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趋势,系统协调度不断上升;四川、湖北、安徽、新疆、广西、湖南、河南和山东8个省域为勉强协调,内蒙古为濒临失调,河北轻度失调,说明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发展缺乏效率。图15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域协调度均值雷达图从图16可知,我国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水平较高,且在波动中持续改善,中部地区协调水平与东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东西部地区协调水平差距不大,且较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协调水平呈“先降后升”的态势,中部地区耦合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进而使耦合水平在区域间的差距在不断缩校图162009—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度均值变动图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宁夏、甘肃和陕西为最大耦合优质协调地区,上海、江西、贵州和重庆为最大耦合良好协调,这些地区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高度耦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重庆市绿色发展效率滞后于绿色创新效率。吉林为最大耦合中级协调,辽宁为最大耦合初级协调,这些地区大部分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创新投入的发展在对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安徽、湖南为最大耦合勉强协调,云南、浙江为高水平耦合中级协调,福建、山西和黑龙江为高水平初级协调,河南、山东、湖北、四川和广西为高水平勉强协调,这些地区为高度耦合相对协调,创新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 朱帮助,张梦凡. 统计与决策. 2019(17)
[2]中国区域绿色低碳创新效率的分类测度与比较[J]. 梁文群,秦天如,梁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11)
[3]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评价[J]. 华坚,胡金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08)
[4]强可持续理念下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J]. 肖黎明,张仙鹏.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2)
[5]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和效率提升分析[J]. 孙晓婷,高净鹤,范丹. 科技促进发展. 2018(11)
[6]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 黄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4)
[7]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曹鹏,白永平.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4)
[8]中国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分析[J]. 刘海滨,牛秀红,周佳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6)
[9]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评价与收敛性研究——基于组合DEA与空间计量视角[J]. 刘明广.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7)
[10]浙江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 胡书芳,马宪法. 科技管理研究. 2017(07)
本文编号:3112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1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