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02:17
中国产业结构经历了渐趋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从供给侧的企业、需求侧的家庭、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四个方面构成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非国有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进而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需求和城镇化持续稳定的驱动力,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和金融市场发展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作用,共同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繁荣期和衰退期、"入世"前后、地区差异性情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上述四方面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现阶段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提升购买力、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回应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0,2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1952~2017)
(5)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201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历史最低点,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兴起,对制造业产生冲击,同时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更好地盘活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2017年降低到27%。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成效,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从201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图3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演变趋势(1952~2017)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演变趋势(1952~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需求结构变迁、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J]. 颜色,郭凯明,杭静. 经济研究. 2018(12)
[2]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省直管县”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 王立勇,高玉胭. 财贸经济. 2018(11)
[3]产业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J]. 吴万宗,刘玉博,徐琳. 管理世界. 2018(02)
[4]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J]. 蔡海亚,徐盈之.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10)
[5]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J]. 韩永辉,黄亮雄,王贤彬. 经济研究. 2017(08)
[6]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WIOD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分析[J]. 苏杭,郑磊,牟逸飞. 管理世界. 2017(04)
[7]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J]. 孙叶飞,夏青,周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11)
[8]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多部门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框架[J]. 易信,刘凤良. 管理世界. 2015(10)
[9]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 经济研究. 2011(05)
[10]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 林毅夫. 经济学(季刊). 2011(01)
本文编号:3114403
【文章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0,2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1952~2017)
(5)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201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历史最低点,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的兴起,对制造业产生冲击,同时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更好地盘活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2017年降低到27%。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成效,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从201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图3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演变趋势(1952~2017)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演变趋势(1952~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需求结构变迁、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J]. 颜色,郭凯明,杭静. 经济研究. 2018(12)
[2]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省直管县”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 王立勇,高玉胭. 财贸经济. 2018(11)
[3]产业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J]. 吴万宗,刘玉博,徐琳. 管理世界. 2018(02)
[4]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J]. 蔡海亚,徐盈之.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10)
[5]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J]. 韩永辉,黄亮雄,王贤彬. 经济研究. 2017(08)
[6]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WIOD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分析[J]. 苏杭,郑磊,牟逸飞. 管理世界. 2017(04)
[7]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J]. 孙叶飞,夏青,周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11)
[8]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多部门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框架[J]. 易信,刘凤良. 管理世界. 2015(10)
[9]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 经济研究. 2011(05)
[10]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 林毅夫. 经济学(季刊). 2011(01)
本文编号:3114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1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