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线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7 23:52
机场和区域经济有紧密关联,但是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的关联性研究甚少,若是能掌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支线机场合理定位,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先从理论上讨论了支线机场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然后以江苏省支线机场为例,研究了旅客吞吐量与GDP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重点针对苏南苏北两个地区的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关系分别进行分析,运用协整检验明确旅客吞吐量与GDP是否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确定两者是否有Granger因果关系并明确具体方向,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判断两者相互影响的强度大小。结果显示,苏南地区经济增长更能促进支线机场发展,而苏北地区支线机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明显。为进一步分析支线机场和不同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论文选取典型苏北机场连云港机场和苏南机场常州机场进行多经济指标的分析,获取每个指标对机场发展的贡献度,以及机场旅客吞吐量对各个指标所产生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连云港的旅游业对支线机场发展贡献较大,而常州地区的人均收入对机场发展贡献较大,而且两个典型机场受到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而反之对经济的影响都不是十分显著。最后,论文根据研究结论,给出支线机场与区域...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民航业整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3.2 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3.3 依靠机场的临空经济研究
1.3.4 支线机场发展现状研究
1.3.5 协整等相关理论的应用
1.3.6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关系定性分析
2.1 支线机场概况
2.2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2.2.1 支线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2.2 区域经济对支线机场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协整及因果关系实证分析
3.1 模型及方法原理
3.1.1 VAR模型
3.1.2 平稳性检验
3.1.3 协整理论
3.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1.5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3.2 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
3.2.1 研究对象
3.2.2 指标选取及处理
3.3 数据分析
3.3.1 江苏省支线机场的总体分析
3.3.2 苏南苏北支线机场对比分析
3.4 分析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多指标关联分析
4.1 研究对象及指标选择
4.2 连云港机场分析
4.2.1 平稳性检验
4.2.2 协整检验
4.2.3 VAR模型构建
4.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2.5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4.2.5.1 脉冲响应分析
4.2.5.2 方差分解
4.3 常州机场分析
4.3.1 平稳性检验
4.3.2 协整检验
4.3.3 VAR模型构建
4.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5 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
4.3.5.1 脉冲响应分析
4.3.5.2 方差分解
4.4 分析总结
4.4.1 连云港机场总结
4.4.2 常州机场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5.1 机场自身建设
5.2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一 江苏省六个地区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和GDP季度数据
附表二 苏南苏北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和GDP季度数据
附表三 连云港1999-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经济指标数据
附表四 常州1999-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经济指标数据
附图一 江苏六支线LNGDPSA平稳性检验
附图二 江苏六支线LNTQSA平稳性检验
附图三 江苏六支线VAR模型
附图四 江苏六支线VAR模型AR根图
附图五 苏南和苏北VAR模型
附图六 苏南和苏北VAR模型AR根图
附图七 连云港VAR模型
附图八 连云港VAR模型AR根图
附图九 常州VAR模型
附图十 常州VAR模型AR根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支线航空:“且行且向好”[J]. 贾婷婷. 大飞机. 2017(03)
[2]空域资源、民航收入与国民经济关系研究[J]. 卢丽娟,李晓津. 上海经济研究. 2016(12)
[3]中国民航业与经济发展协同关系[J]. 申蕙,邹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12)
[4]中国机场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 李国栋,李晓津.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16(05)
[5]基于VAR模型的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与GDP的关系实证分析[J]. 吕稼欢,范文强.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02)
[6]支线机场改扩建项目经济效果评价[J]. 金贤波.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7)
[7]航空经济引领地区发展研究——以郑州航空港为例[J].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区域经济评论. 2016(01)
[8]民航运输对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实证:2002~2012年[J]. 李艳华. 工业技术经济. 2015(06)
[9]我国支线机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 夏传勇,蒋依丽. 大飞机. 2015(01)
[10]我国支线机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 杨柳,张婷. 现代商贸工业. 2014(12)
博士论文
[1]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芮宏.复旦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新疆支线航空市场发展研究[D]. 李碧红.石河子大学 2016
[2]机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关联性研究[D]. 张啸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3]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D]. 栾迪.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支线机场与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研究[D]. 熊凯亮.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机场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D]. 唐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6]航空港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杨凡.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区域经济与机场规模的发展关联性研究[D]. 郑燕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8]临空经济对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影响因素分析[D]. 谭光.吉林大学 2012
[9]我国中小机场亏损影响因素研究[D]. 宋佩佩.西安工程大学 2011
[10]成都双流临空型服务经济发展研究[D]. 张超.西南财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74266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民航业整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3.2 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3.3 依靠机场的临空经济研究
1.3.4 支线机场发展现状研究
1.3.5 协整等相关理论的应用
1.3.6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关系定性分析
2.1 支线机场概况
2.2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2.2.1 支线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2.2 区域经济对支线机场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协整及因果关系实证分析
3.1 模型及方法原理
3.1.1 VAR模型
3.1.2 平稳性检验
3.1.3 协整理论
3.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1.5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3.2 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
3.2.1 研究对象
3.2.2 指标选取及处理
3.3 数据分析
3.3.1 江苏省支线机场的总体分析
3.3.2 苏南苏北支线机场对比分析
3.4 分析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多指标关联分析
4.1 研究对象及指标选择
4.2 连云港机场分析
4.2.1 平稳性检验
4.2.2 协整检验
4.2.3 VAR模型构建
4.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2.5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4.2.5.1 脉冲响应分析
4.2.5.2 方差分解
4.3 常州机场分析
4.3.1 平稳性检验
4.3.2 协整检验
4.3.3 VAR模型构建
4.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5 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
4.3.5.1 脉冲响应分析
4.3.5.2 方差分解
4.4 分析总结
4.4.1 连云港机场总结
4.4.2 常州机场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5.1 机场自身建设
5.2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一 江苏省六个地区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和GDP季度数据
附表二 苏南苏北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和GDP季度数据
附表三 连云港1999-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经济指标数据
附表四 常州1999-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经济指标数据
附图一 江苏六支线LNGDPSA平稳性检验
附图二 江苏六支线LNTQSA平稳性检验
附图三 江苏六支线VAR模型
附图四 江苏六支线VAR模型AR根图
附图五 苏南和苏北VAR模型
附图六 苏南和苏北VAR模型AR根图
附图七 连云港VAR模型
附图八 连云港VAR模型AR根图
附图九 常州VAR模型
附图十 常州VAR模型AR根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支线航空:“且行且向好”[J]. 贾婷婷. 大飞机. 2017(03)
[2]空域资源、民航收入与国民经济关系研究[J]. 卢丽娟,李晓津. 上海经济研究. 2016(12)
[3]中国民航业与经济发展协同关系[J]. 申蕙,邹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12)
[4]中国机场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 李国栋,李晓津.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16(05)
[5]基于VAR模型的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与GDP的关系实证分析[J]. 吕稼欢,范文强.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02)
[6]支线机场改扩建项目经济效果评价[J]. 金贤波.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7)
[7]航空经济引领地区发展研究——以郑州航空港为例[J].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区域经济评论. 2016(01)
[8]民航运输对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实证:2002~2012年[J]. 李艳华. 工业技术经济. 2015(06)
[9]我国支线机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 夏传勇,蒋依丽. 大飞机. 2015(01)
[10]我国支线机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 杨柳,张婷. 现代商贸工业. 2014(12)
博士论文
[1]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芮宏.复旦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新疆支线航空市场发展研究[D]. 李碧红.石河子大学 2016
[2]机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关联性研究[D]. 张啸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3]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D]. 栾迪.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支线机场与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研究[D]. 熊凯亮.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机场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D]. 唐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6]航空港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杨凡.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区域经济与机场规模的发展关联性研究[D]. 郑燕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8]临空经济对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影响因素分析[D]. 谭光.吉林大学 2012
[9]我国中小机场亏损影响因素研究[D]. 宋佩佩.西安工程大学 2011
[10]成都双流临空型服务经济发展研究[D]. 张超.西南财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74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7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