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城市创新集聚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00:40
  本文利用2006—2017年中国286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中国城市创新集聚空间演化趋势及成因,重点关注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集聚的影响及其引发辐射效应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创新集聚呈现显著的极化现象,主要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深圳为创新极核城市,取决于城市内部创新资源丰裕程度,其中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发挥关键作用。(2)知识溢出引发辐射效应,导致中国城市创新集聚由极化特征逐渐演化为多中心网络化的特征,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回归后,结论依旧稳健。(3)不同城市圈知识溢出辐射效应空间特征表现出非一致性,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圈呈倒U型关系,分别在125千米和150千米地域内达到峰值,京津冀城市圈空间特征不显著。(4)知识溢出对城市属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研发水平领先城市、中心城市和规模较大城市的作用更为显著。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中国城市创新集聚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趋势
三、中国城市创新集聚演化趋势成因分析
四、进一步分析
    (一)根据城市研发经费投入均值,将样本分为研发领先城市和研发落后城市两类,分别考察知识溢出对创新集聚的影响,结果如表6所示。
    (二)
    (三)根据城市规模特征,将样本划分为大型城市和中小型城市,大型城市包括常住人口为100万以上的城市,中小型城市为常住人口小于100万的城市,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础研究投入与区域创新空间演进——基于集聚结构与知识溢出视角[J]. 王春杨,孟卫东.  经济经纬. 2019(02)
[2]空间知识溢出视角下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空间格局[J]. 马静,邓宏兵,张红.  经济地理. 2018(09)
[3]中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宋旭光,赵雨涵.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07)
[4]研发资源配置、溢出效应与中国省域创新空间格局[J]. 王春杨,吴国誉.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01)
[5]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评述与展望[J]. 孙瑜康,李国平,袁薇薇,孙铁山.  人文地理. 2017(05)
[6]长三角城市创新空间的集聚与溢出效应[J]. 王承云,孙飞翔.  地理研究. 2017(06)
[7]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演化与机理[J]. 滕堂伟,方文婷.  经济地理. 2017(04)
[8]长三角区域创新集聚的空间计量实证研究[J]. 赵少平,黄飞.  经济地理. 2016(08)
[9]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溢出与区域高技术产业水平[J]. 姚丽,谷国锋.  中国科技论坛. 2015(01)
[10]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J]. 蒋天颖.  地理研究. 2014(10)



本文编号:3178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78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