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4 08:17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复杂要素为研究视角,建立涵盖产业吸引、产业承接、产业筛选与产业发展等维度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体系,构建其潜力指数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进行评价分析和空间分异特征检验。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于产业承载能力的强弱,地区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与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具有较高关联度,而产业筛选能力是其薄弱环节,这类因素地理空间差异较大、地域发展与配置状况不协调,是制约潜力指数提升的重要短板;2008-2017年期间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总体上表现为相对稳定的提升趋势,但是各地区潜力指数及约束短板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而且同比之下,多数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承接潜力,而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等产业承接潜力尚显不足,积极顺应地区产业振兴趋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通是提升潜力指数的关键;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中低高、低低集聚类型数量要高于高高集聚,潜力指数较高地区对周... 

【文章来源】: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35(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研究区概况
三、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一)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体系
    (二)模型选择
        1.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潜力指数评价模型
        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
四、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分析
    (一)指标影响度解释
    (二)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宏观分析
    (三)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截面分析
    (四)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测算[J]. 陶长琪,郭毅.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07)
[2]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吗?[J]. 贺胜兵,刘友金,段昌梅.  财经研究. 2019(03)
[3]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J]. 孙晓华,郭旭,王昀.  管理世界. 2018(05)
[4]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力时空格局与优化路径分析[J]. 赵宏波,苗长虹,冯渊博,李苛.  经济地理. 2017(12)
[5]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时空演变[J]. 李春光,徐元国,屈时雨.  经济地理. 2017(01)
[6]长江经济带分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J]. 孙威,李文会,林晓娜,王志强.  地理科学进展. 2015(11)
[7]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6)
[8]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 郭亚军.  管理科学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185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85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