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经济增长、双轮驱动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演进与中国实践

发布时间:2021-05-22 21:41
  基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视角,系统梳理和分析经济增长、双轮驱动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关系、理论演进以及中国的实践。综合国内外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的理论演进历程分析,逐渐凸显微观创新筑基、中观制度赋能和宏观战略驱动的多层次协同趋势。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轮驱动、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双体系支撑协同于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创新发展模式,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深化创新驱动强战略支撑"和"深化全面改革促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和实践逻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探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技术经济范式与制度体系优势协同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技术经济环境,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治理体系改革成为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多主体参与、多层级互动、多中心、网络式的创新治理格局以及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型的失灵现象综合治理模式亦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需要... 

【文章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经济增长、双轮驱动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论渊源及脉络
2 经济增长、双轮驱动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论演进
    2.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力主导作用视角
        2.1.1 经济增长理论:从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
        2.1.2 创新经济学理论:从技术创新到国家创新系统
    2.2 体制机制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关系主导作用视角
        2.2.1 制度创新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与适应性效率
        2.2.2 演化经济学理论:从技术经济范式到社会技术范式
    2.3 双轮驱动与创新治理体系——基于共生演化及协同发展视角
        2.3.1 发展型国家理论:超越扶持悖论和产业政策之争
        2.3.2 创新型国家理论:创新治理体系改革与失灵现象综合治理
3 经济增长、双轮驱动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实践及理论发展
    3.1 中国“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的创新发展历程
    3.2 中国情景下“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创新发展模式的逻辑架构
    3.3 基于中国情景的经济增长、双轮驱动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发展及展望
        3.3.1 双轮驱动经济增长“中国模式”与发展型国家理论3.0
        3.3.2 新型举国体制与创新驱动发展
        3.3.3 双轮驱动与中国特色创新理论发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科技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与展望[J]. 段异兵.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2)
[2]新中国70年的技术-经济范式追赶历程与领跑机遇[J]. 马国旺,刘思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22)
[3]内涵、优势、意义:论新型举国体制的三个维度[J]. 何虎生.  人民论坛. 2019(32)
[4]使命驱动型创新:源起、依据、政策逻辑与基本标准[J]. 张学文,陈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10)
[5]“发展型国家”理论的起源、演变与展望[J]. 黄宗昊.  政治学研究. 2019(05)
[6]全球产业政策实践与研究的新进展——一个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评述[J]. 江飞涛,沈梓鑫.  财经问题研究. 2019(10)
[7]基于整合式创新理论的科技创新生态位研究[J]. 陈红花,尹西明,陈劲,王璐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05)
[8]颠覆性技术的政策保护空间研究——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视角[J]. 黄子洋,余翔,尹聪慧.  科学学研究. 2019(04)
[9]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政策演变分析[J]. 张永凯.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4)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J]. 陈云贤.  经济研究. 2019(01)



本文编号:3201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01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7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