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产业智能化是否有利于中国益贫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10 02:35
  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进,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引发了机器替代劳动的担忧和争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研究了产业智能化对中国低技能劳动收入的影响,考察产业智能化是否有利于益贫式发展。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内生人工智能创新模型研究发现,当高-中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大于高-低技能劳动替代弹性时,产业智能化通过新工作创造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促进益贫式发展。而且,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产业智能化的技术创新,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益贫式发展。然后,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产业智能化的新工作创造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对益贫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间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对益贫式发展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就业扩张型人工智能创新,实施技能培训鼓励技能劳动转岗就业,产业智能化的益贫性能够很好地缓解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 2020,55(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一)共同富裕与益贫式发展
    (二)机器替代劳动的历史及其益贫性研究
    (三)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化与劳动力市场的文献研究
三、 理论模型
    (一)模型设计
    (二)产品市场均衡
    (三)技术市场均衡
    (四)技术进步的方向
    (五)相对工资
四、 计量模型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三)估计方法及内生性问题
五、 实证分析和机制检验
    (一)产业智能化对低技能劳动相对工资的影响
    (二)益贫式发展的替代弹性检验
    (三)产业关联效应的影响
    (四)稳健性检验
六、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老龄化与经济增长[J]. 陈彦斌,林晨,陈小亮.  经济研究. 2019(07)
[2]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J]. 郭凯明.  管理世界. 2019(07)
[3]工业智能化如何重塑劳动力就业结构[J]. 孙早,侯玉琳.  中国工业经济. 2019(05)
[4]“第二次机器革命”的经济后果:增长、就业和分配[J]. 陈永伟,曾昭睿.  学习与探索. 2019(02)
[5]中国收入不均等的下降及其成因解析[J]. 万广华,吴婷,张琰.  劳动经济研究. 2018(03)
[6]益贫式增长与中国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J]. 范从来.  经济研究. 2017(12)
[7]先富地区带动了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吗——基于空间外溢效应的分析[J]. 覃成林,杨霞.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0)
[8]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J]. 邱海平.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04)
[9]积极应对我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过快上升问题[J]. 蔡昉,都阳.  前线. 2016(05)
[10]推进由“先富”到“共富”的阶段性转换[J]. 胡家勇,武鹏.  经济学动态. 2012(12)



本文编号:3221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21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