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6-21 12:21
以京津冀地区各县域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2003-201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探讨了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放缓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属于低水平协调发展模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但程度有所减弱;对外开放、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消费需求、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对外开放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导因素。
【文章来源】:城市问题.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03年和201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增速分布图
2003年和201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演化、空间溢出与兰州都市圈工业经济发展[J]. 刘明,范博凯. 世界地理研究. 2019(01)
[2]基于价值链的京津冀汽车产业地域分工及空间组织模式[J]. 蔺雪芹,张笑语,王岱. 经济地理. 2018(08)
[3]基于重心-GTWR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城镇扩展格局与驱动力多维解析[J]. 王海军,张彬,刘耀林,刘艳芳,徐姗,邓羽,赵雲泰,陈宇琛,洪松. 地理学报. 2018(06)
[4]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扩展与空间关联测度[J]. 陈昕,彭建,刘焱序,陈云谦,郦天昳. 地理研究. 2018(05)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特征与格局[J]. 陈明星,郭莎莎,陆大道.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3)
[6]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J]. 丁俊,王开泳. 地理研究. 2018(01)
[7]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及可达性演变特征[J]. 陈娱,金凤君,陆玉麒,陈卓,杨宇. 地理学报. 2017(12)
[8]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差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唐秀美,郜允兵,刘玉,孙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9]京津冀城市群多情景空间演化模拟[J]. 黄金川,林浩曦. 地理研究. 2017(03)
[10]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冷热点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刘浩,马琳,李国平. 地理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240668
【文章来源】:城市问题.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03年和201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增速分布图
2003年和201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演化、空间溢出与兰州都市圈工业经济发展[J]. 刘明,范博凯. 世界地理研究. 2019(01)
[2]基于价值链的京津冀汽车产业地域分工及空间组织模式[J]. 蔺雪芹,张笑语,王岱. 经济地理. 2018(08)
[3]基于重心-GTWR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城镇扩展格局与驱动力多维解析[J]. 王海军,张彬,刘耀林,刘艳芳,徐姗,邓羽,赵雲泰,陈宇琛,洪松. 地理学报. 2018(06)
[4]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扩展与空间关联测度[J]. 陈昕,彭建,刘焱序,陈云谦,郦天昳. 地理研究. 2018(05)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特征与格局[J]. 陈明星,郭莎莎,陆大道.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3)
[6]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J]. 丁俊,王开泳. 地理研究. 2018(01)
[7]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及可达性演变特征[J]. 陈娱,金凤君,陆玉麒,陈卓,杨宇. 地理学报. 2017(12)
[8]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差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唐秀美,郜允兵,刘玉,孙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9]京津冀城市群多情景空间演化模拟[J]. 黄金川,林浩曦. 地理研究. 2017(03)
[10]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冷热点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刘浩,马琳,李国平. 地理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240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4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