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低碳建设水平评价及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6 04:03
随着世界各国人口规模的急速扩张以及经济增速的持续上涨,能源危机以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渐加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在从简单和谐逐渐走向复杂紧张。区域容纳了人类科技、文化、教育、经济等众多社会活动,成为碳排放的重要载体。区域低碳建设与转型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紧缺形势下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因经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为区域间低碳建设协调发展带来挑战。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不同区域间的低碳建设水平,从区域中观层面分析低碳建设水平差异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适用的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均衡化发展对策,以促进区域低碳建设整体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基于对低碳建设及区域差异等基础理论的梳理,明确区域低碳建设的内涵及评价维度。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构形式和构建方法,综合运用目标分解法、文献统计法以及专家调研法构建了包含一个总体目标、五个维度准则、十六个具体指标的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多层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详细阐述了各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其次,考虑常...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相对权重和一致性比例计算结果
根据第五章对中国八大区域 30 个省份十二五期间(2011-2015)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得到的区域低碳整体及各维度建设水平 GRA-TOPSIS 综合评价结果,结合 1.2.3 章节区域低碳建设差异测度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决定选用相对差异测算法中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测算法从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技术、低碳政策五个维度计算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区域低碳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深入分析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适用的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均衡化发展对策,促进我国区域低碳建设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6.1 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差异测度通过前文按照 2.2.2 章节提出的八大区域划分法,以中国 30 个省份为计算单元对 2011-2015 年区域低碳整体及各维度建设水平 GRA-TOPSIS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对比分析 2011 年和 2015 年八大区域低碳整体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如图 6.1 所示。可以看出八大区域的低碳建设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均有了较为显著地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朱婧,刘学敏,张昱. 生态经济. 2017(12)
[2]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方法模式研究——以四直辖市为例[J]. 李云燕,羡瑛楠,殷晨曦. 生态经济. 2017(12)
[3]能源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空间效应研究——基于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视角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J]. 李力,洪雪飞. 工业技术经济. 2017(09)
[4]五位一体总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齐岳,王治皓,赵晨辉. 现代管理科学. 2017(08)
[5]碳排放与雾霾污染的协同关系分析[J]. 严雅雪. 环境经济研究. 2017(02)
[6]八月北京:全球新能源大佬共商发展大计——第11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全面启动[J]. 包婧文. 太阳能. 2017(06)
[7]基于DPSIR模型的哈尔滨市低碳城市发展评价初步研究[J]. 王静静,王康,赵婧宇,刘学荣,周嘉,李志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7(03)
[8]基于LCA的工业过程碳排放建模和环境评价[J]. 袁泽,李琦. 测绘科学. 2017(05)
[9]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构建流程[J]. 彭张林,张爱萍,王素凤,白羽. 科研管理. 2017(S1)
[10]全球气候治理新变化与中国的气候外交[J]. 李慧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博士论文
[1]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许力飞.中国地质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 鲁天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山西省低碳城市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D]. 针宏艳.山西财经大学 2017
[3]璧山区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王维.西南大学 2016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南昌低碳城市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 陈洁.南昌大学 2016
[5]基于AHP-EM-SD集成模型的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提升机制研究[D]. 马铭.重庆交通大学 2016
[6]省际低碳竞争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D]. 王铮.天津理工大学 2016
[7]西部地区低碳城市评价及建设路径研究[D]. 汪雨.西南财经大学 2014
[8]沈阳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策略研究[D]. 徐文杰.沈阳建筑大学 2014
[9]株洲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研究[D]. 汤智勇.湖南工业大学 2012
[10]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D]. 黄小韦.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50591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相对权重和一致性比例计算结果
根据第五章对中国八大区域 30 个省份十二五期间(2011-2015)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得到的区域低碳整体及各维度建设水平 GRA-TOPSIS 综合评价结果,结合 1.2.3 章节区域低碳建设差异测度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决定选用相对差异测算法中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测算法从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技术、低碳政策五个维度计算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区域低碳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深入分析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适用的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均衡化发展对策,促进我国区域低碳建设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6.1 区域低碳建设水平差异测度通过前文按照 2.2.2 章节提出的八大区域划分法,以中国 30 个省份为计算单元对 2011-2015 年区域低碳整体及各维度建设水平 GRA-TOPSIS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对比分析 2011 年和 2015 年八大区域低碳整体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如图 6.1 所示。可以看出八大区域的低碳建设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均有了较为显著地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朱婧,刘学敏,张昱. 生态经济. 2017(12)
[2]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方法模式研究——以四直辖市为例[J]. 李云燕,羡瑛楠,殷晨曦. 生态经济. 2017(12)
[3]能源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空间效应研究——基于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视角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J]. 李力,洪雪飞. 工业技术经济. 2017(09)
[4]五位一体总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齐岳,王治皓,赵晨辉. 现代管理科学. 2017(08)
[5]碳排放与雾霾污染的协同关系分析[J]. 严雅雪. 环境经济研究. 2017(02)
[6]八月北京:全球新能源大佬共商发展大计——第11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全面启动[J]. 包婧文. 太阳能. 2017(06)
[7]基于DPSIR模型的哈尔滨市低碳城市发展评价初步研究[J]. 王静静,王康,赵婧宇,刘学荣,周嘉,李志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7(03)
[8]基于LCA的工业过程碳排放建模和环境评价[J]. 袁泽,李琦. 测绘科学. 2017(05)
[9]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构建流程[J]. 彭张林,张爱萍,王素凤,白羽. 科研管理. 2017(S1)
[10]全球气候治理新变化与中国的气候外交[J]. 李慧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博士论文
[1]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许力飞.中国地质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 鲁天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山西省低碳城市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D]. 针宏艳.山西财经大学 2017
[3]璧山区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王维.西南大学 2016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南昌低碳城市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 陈洁.南昌大学 2016
[5]基于AHP-EM-SD集成模型的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提升机制研究[D]. 马铭.重庆交通大学 2016
[6]省际低碳竞争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D]. 王铮.天津理工大学 2016
[7]西部地区低碳城市评价及建设路径研究[D]. 汪雨.西南财经大学 2014
[8]沈阳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策略研究[D]. 徐文杰.沈阳建筑大学 2014
[9]株洲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研究[D]. 汤智勇.湖南工业大学 2012
[10]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D]. 黄小韦.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50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5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