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肯模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15:59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由―单极‖增长格局向―多极‖增长格局转变,预示着我国正进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阶段,政府战略决策蕴含的协同内涵更预示着协同发展论题逐渐成为经济热点之一。同时,协同学理论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又具备耗散结构特征,而哈肯模型作为协同学理论的重要模型,具备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性与广泛的适用性,也被逐渐运用至经济学分析。鉴于此,论文结合协同学理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分阶段实证研究,以找出不同历史背景下控制系统演化的序参量,进而探索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首先,结合协同学理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简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出区域比较优势(RCA)、区域经济联系(RER)和区域产业分工(RID)三个主要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运作是役使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协同转化的驱动机制。然后,从绝热近似原理、序参量演化方程以及势函数三个方面对哈肯模型进行简析,并详细阐述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哈肯模型建模机理及指标选取。最后,运用哈肯模型对1992-2001年...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理论研究
1.2.2 实证研究
1.2.3 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
2.1.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定义
2.1.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特征
2.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耗散结构理论
2.2.2 协同学理论
2.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
2.3.1 主要驱动因素
2.3.2 驱动因素协同运作
2.3.3 系统协同演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哈肯模型构建
3.1 哈肯模型简析
3.1.1 绝热近似原理
3.1.2 序参量演化方程
3.1.3 势函数
3.2 建模机理
3.2.1 模型内涵
3.2.2 模型分析步骤
3.3 模型指标选取与测算
3.3.1 区域比较优势
3.3.2 区域经济联系
3.3.3 区域产业分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分阶段实证研究
4.1 第一阶段(1992-2001)实证分析过程
4.1.1 两两分析
4.1.2 势函数求解
4.2 第二阶段(2002-2011)实证分析过程
4.2.1 两两分析
4.2.2 势函数求解
4.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分阶段比较分析
4.3.1 第一阶段实证分析结论
4.3.2 第二阶段实证分析结论
4.3.3 两阶段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优化产业分工模式
5.1.1 科学选择产业转移模式
5.1.2 加强主导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
5.1.3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5.2 完善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5.2.1 破除贸易壁垒
5.2.2 构建区域间利益共享机制
5.2.3 建立高效的区域间信息交流机制
5.3 构建东中西部协同演进机制
5.3.1 优化东中西部产业布局
5.3.2 建立区域间科技人才交流机制
5.3.3 推动东中西部的经济合作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参与的课题目录
附录B 1992-2011 年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分析的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协同发展组织模式研究——基于分形理论和孤立子思想[J]. 綦良群,王成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6)
[2]基于资源协同的企业能力提升机理研究[J]. 秦津娜,丁慧平,邓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3]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比较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视角[J]. 邵建平,苏小敏,张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06)
[4]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 刘英基. 理论月刊. 2012(03)
[5]论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及推进原则[J]. 王力年,滕福星. 工业技术经济. 2012(02)
[6]基于演化理论的我国城市合作机理研究[J]. 苗长虹,张建伟. 人文地理. 2012(01)
[7]河南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VAR模型系统分析[J]. 侯红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04)
[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 覃成林,张华,毛超. 经济体制改革. 2011(04)
[9]基于哈肯模型的科技创新团队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 熊斌,葛玉辉. 科技与管理. 2011(04)
[10]西部地区省际贸易空间差异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王兆峰,陈盼.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2)
博士论文
[1]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 王传民.北京交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D]. 刘海明.福建农林大学 2011
[2]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 毛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4620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理论研究
1.2.2 实证研究
1.2.3 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
2.1.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定义
2.1.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特征
2.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耗散结构理论
2.2.2 协同学理论
2.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
2.3.1 主要驱动因素
2.3.2 驱动因素协同运作
2.3.3 系统协同演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哈肯模型构建
3.1 哈肯模型简析
3.1.1 绝热近似原理
3.1.2 序参量演化方程
3.1.3 势函数
3.2 建模机理
3.2.1 模型内涵
3.2.2 模型分析步骤
3.3 模型指标选取与测算
3.3.1 区域比较优势
3.3.2 区域经济联系
3.3.3 区域产业分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分阶段实证研究
4.1 第一阶段(1992-2001)实证分析过程
4.1.1 两两分析
4.1.2 势函数求解
4.2 第二阶段(2002-2011)实证分析过程
4.2.1 两两分析
4.2.2 势函数求解
4.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分阶段比较分析
4.3.1 第一阶段实证分析结论
4.3.2 第二阶段实证分析结论
4.3.3 两阶段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优化产业分工模式
5.1.1 科学选择产业转移模式
5.1.2 加强主导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
5.1.3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5.2 完善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5.2.1 破除贸易壁垒
5.2.2 构建区域间利益共享机制
5.2.3 建立高效的区域间信息交流机制
5.3 构建东中西部协同演进机制
5.3.1 优化东中西部产业布局
5.3.2 建立区域间科技人才交流机制
5.3.3 推动东中西部的经济合作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参与的课题目录
附录B 1992-2011 年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分析的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协同发展组织模式研究——基于分形理论和孤立子思想[J]. 綦良群,王成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6)
[2]基于资源协同的企业能力提升机理研究[J]. 秦津娜,丁慧平,邓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3]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比较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视角[J]. 邵建平,苏小敏,张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06)
[4]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 刘英基. 理论月刊. 2012(03)
[5]论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及推进原则[J]. 王力年,滕福星. 工业技术经济. 2012(02)
[6]基于演化理论的我国城市合作机理研究[J]. 苗长虹,张建伟. 人文地理. 2012(01)
[7]河南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VAR模型系统分析[J]. 侯红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04)
[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 覃成林,张华,毛超. 经济体制改革. 2011(04)
[9]基于哈肯模型的科技创新团队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 熊斌,葛玉辉. 科技与管理. 2011(04)
[10]西部地区省际贸易空间差异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王兆峰,陈盼.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2)
博士论文
[1]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 王传民.北京交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D]. 刘海明.福建农林大学 2011
[2]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 毛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4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5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