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冲击及财政的对冲政策——“非典”疫情下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9 17:31
2020年初在全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同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它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三大产业比重、拥有的经济形态、外贸依存度和不同的经济政策背景等方面,但仍然可以借鉴此前"非典"疫情的发展路径和规律,从供需两侧及经济政策目标两个视角推断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为公共卫生事件,财政政策理所当然成为对冲这次疫情对经济影响的"主攻手",可以从防控疫情本身、稳定宏观景气指数、稳住供给侧和扩大总需求等方面提出相应对冲之策。
【文章来源】:兰州学刊. 2020,(04)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2003—201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趋势
图1两次疫情所处经济周期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二)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同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就是隔离,防止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因此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生活性服务业。2003年的非典之所以未给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年的第三产业占比并不高,2003年第三产业仅占GDP总量的42%,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46.7%,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9.4%。因此,疫情对第三产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性行业会产生明显的冲击。而第一、二产业也会因为推迟复工而受到影响,但两次疫情不同之处在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是4月、5月,第一二产业正处于高速运转的阶段,疫情的发生让这些产业的运行急转直下;2020年的“新冠”疫情发生于春节期间,爆发于2月上旬,而此时也正是第一二产业停顿的时间,如果疫情能在短时间内接近尾声,则对两大产业的影响有限。图2两次疫情的产业结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统计局年度公报整理所得。26
图1两次疫情所处经济周期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二)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同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就是隔离,防止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因此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生活性服务业。2003年的非典之所以未给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年的第三产业占比并不高,2003年第三产业仅占GDP总量的42%,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46.7%,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9.4%。因此,疫情对第三产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性行业会产生明显的冲击。而第一、二产业也会因为推迟复工而受到影响,但两次疫情不同之处在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是4月、5月,第一二产业正处于高速运转的阶段,疫情的发生让这些产业的运行急转直下;2020年的“新冠”疫情发生于春节期间,爆发于2月上旬,而此时也正是第一二产业停顿的时间,如果疫情能在短时间内接近尾声,则对两大产业的影响有限。图2两次疫情的产业结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统计局年度公报整理所得。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逆周期财政政策70年:演进、镜鉴与展望[J]. 刘安长. 经济学家. 2019(12)
本文编号:3256853
【文章来源】:兰州学刊. 2020,(04)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2003—201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趋势
图1两次疫情所处经济周期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二)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同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就是隔离,防止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因此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生活性服务业。2003年的非典之所以未给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年的第三产业占比并不高,2003年第三产业仅占GDP总量的42%,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46.7%,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9.4%。因此,疫情对第三产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性行业会产生明显的冲击。而第一、二产业也会因为推迟复工而受到影响,但两次疫情不同之处在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是4月、5月,第一二产业正处于高速运转的阶段,疫情的发生让这些产业的运行急转直下;2020年的“新冠”疫情发生于春节期间,爆发于2月上旬,而此时也正是第一二产业停顿的时间,如果疫情能在短时间内接近尾声,则对两大产业的影响有限。图2两次疫情的产业结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统计局年度公报整理所得。26
图1两次疫情所处经济周期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二)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同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就是隔离,防止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因此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生活性服务业。2003年的非典之所以未给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年的第三产业占比并不高,2003年第三产业仅占GDP总量的42%,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46.7%,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9.4%。因此,疫情对第三产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性行业会产生明显的冲击。而第一、二产业也会因为推迟复工而受到影响,但两次疫情不同之处在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是4月、5月,第一二产业正处于高速运转的阶段,疫情的发生让这些产业的运行急转直下;2020年的“新冠”疫情发生于春节期间,爆发于2月上旬,而此时也正是第一二产业停顿的时间,如果疫情能在短时间内接近尾声,则对两大产业的影响有限。图2两次疫情的产业结构对比资料来源:根据统计局年度公报整理所得。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逆周期财政政策70年:演进、镜鉴与展望[J]. 刘安长. 经济学家. 2019(12)
本文编号:3256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5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