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高速铁路发展对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04:55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支持的倾斜及天然的地理优势,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要素、人口与技术的集聚地。经济与人口的东向流动既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繁荣,也扩大了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城市间联系日益紧密,时空距离得以不断被压缩。“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自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第一条即时速度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到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历程已达1.9万公里,“四纵四横”初具规模。高速铁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交通模式,极大压缩了城市间的距离。出行模式、就业选择及生产行为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经济与区域空间产生着与日俱增的影响。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协调有着显著作用,因此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高铁发展对区域空间的影响,把握两者的内在联系,将有可能寻找到一条解决经济、人口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有较多关于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空间关系的文献,但关于高铁这一交通方式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在中国背景下的研究,一些有关国内高铁...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高速铁路发展对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的收益渠道Fig.1-2ChanelsforTransportProjectOutcomes经济效用经济效率、就业、服务提供……

工业增加值,交通运输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达到 42795 英里(Duranton, and Turner,2012);在中国,3.5 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系统正在规划建设中,其投资总规模超过 1200 亿美元(Faber,2014)。较高的交通运输水平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快的发展(图 1-3),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与普及,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出行模式、就业选择及生产行为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经济与区域空间产生着与日俱增的影响。

铁路网规划,铁路网,铁路,快速发展


图 1-4 中国高速铁路网Fig.1-4 China high speed railway来源:《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带动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铁建设,另一方面,中国在高速铁路技术领域的迅速成熟,也从技术引进转向技术输出。中国高铁具有技术先进、安全性高、成本低的优势。世界银行的 2014 年研究报告《中国告诉铁路:建设成本分析》显示,对于时速 350 公里的中国高铁而言,单位成本为每公里 1-1.25 亿元人民币,而欧洲设计时速 300 公里及以上的高铁单位成本高达每公里 1.5-24 亿元人民币,美国加利福尼亚高铁建设成本甚至高达 3.2 亿元人民币1。2010 年 12 月,中国铁道部与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等四国政府,跨国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4 年,中国参与东盟高铁建设,推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物流网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此外,中国还与巴基斯坦、土耳其、沙特、印尼以及非洲国家有了战略合作,高铁版图已经扩展到了五大洲数十个国家,高铁已成为中国在世界上展示形象的重要名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J]. 张克中,陶东杰.  经济学动态. 2016(06)
[2]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分层集聚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张先锋,陈琳,吴伟东.  工业技术经济. 2016(06)
[3]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J]. 王雨飞,倪鹏飞.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2)
[4]都市圈通勤铁路建设:中国经济稳增长、扩内需的强大引擎[J]. 汪海.  中国软科学. 2015(12)
[5]高铁经济效应对区域发展机制转型的影响研究[J]. 汪建丰,翟帅.  华东经济管理. 2015(11)
[6]基于文献研究方法的我国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影响综述[J]. 王谢勇,柴激扬,孙毅.  经济与管理. 2015(05)
[7]金融集聚影响因素探讨[J]. 杨焱.  商场现代化. 2015(20)
[8]口岸、铁路与中国近代工业化[J]. 梁若冰.  经济研究. 2015(04)
[9]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下的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研究[J]. 张林,董千里,申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1)
[10]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 王一涵.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14)

博士论文
[1]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协调[D]. 郑广建.浙江大学 2014
[2]产品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升级研究[D]. 张妍妍.吉林大学 2014
[3]创新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与生产效率的影响[D]. 余文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4]空间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 黄森.重庆大学 2014
[5]我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D]. 赵星.南京师范大学 2014
[6]基于省域视角的中国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王瑞军.北京交通大学 2013
[7]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 毕秀晶.华东师范大学 2014
[8]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D]. 王琢卓.湖南大学 2014
[9]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效应研究[D]. 郝俊卿.西北大学 2013
[10]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研究[D]. 陈宇峰.南京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人口集聚的影响研究[D]. 李欣.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高速铁路的区域影响研究[D]. 王金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郭振.山东大学 2015
[4]交通基础设施对浙江省经济集聚的影响研究[D]. 林永然.浙江理工大学 2015
[5]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研究[D]. 朱思源.北京交通大学 2014
[6]沪昆高铁对江西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 郭竹学.北京交通大学 2012
[7]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志明.华南理工大学 2012
[8]GIS支持下的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研究[D]. 蒋海英.四川师范大学 2012
[9]试论交通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助推作用[D]. 张天悦.北京交通大学 2011
[10]多重心综合分析法在我国钢铁产业中的应用[D]. 史云鹏.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4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64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0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