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8 13:28
  巴基斯坦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国家,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涵盖了战略性援助、发展性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等类型,援助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设施方面。经过实证分析,中国援助带动了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额以及中国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的增长,给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带来了切实的帮助,但这也容易让巴基斯坦形成对中国的"援助依赖"。巴基斯坦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和国际局势变化会影响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效果。共建"一带一路"之际,中国需适时调整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策略,努力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共享合作发展新成果。 

【文章来源】:南亚研究.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部分图文】: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研究


2006~2019年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支出

巴基斯坦,中巴,走廊,总额


巴基斯坦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国家,中国则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援助贷款来源国。(3)近年来,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额总体呈增长态势。根据巴基斯坦经济事务部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总额约为9.29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中国援外总额的11.3%。2011年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60年,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1亿美元优惠贷款和3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及1000万美元现汇援助。(4)2011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约占中国当年援外总额的43.6%,这意味着中国近一半的援外支出流向巴基斯坦。自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额在总量上有了大幅度增长,占中国援外总额比例也有相应提升。根据图2数据来看,2015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总额达65.83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中国援外总额的33.7%,这意味着在2015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额的1/3流向了巴基斯坦。2017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总额达到122.25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中国援外总额的72.3%,这说明当年中国将70%以上的援助资源给予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首要重点国家。(三)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后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呈现出高速增长之势

总额,巴基斯坦,单位,国内经济


根据图1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额总体呈现出增长态势。2006~2007财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总额为1.1898亿美元。2018~2019财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总额已经增长至22.0102亿美元。在这段时期,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并不总是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在个别年份,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额会出现阶段性减少。例如,2008~2009财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支出金额为5.6135亿美元,2009~2010财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支出金额为2.2074亿美元。其原因是,在2009年的3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一份总额为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协议,并在当年生效。这是造成2008~2009财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支出明显高于2009~2010财年的主要原因。在援助关系中,援助国对受援国的援助会受到偶发因素的影响,尽管这种情况并非每年都会发生。这种偶然性基于以下四种因素。一是受援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如果受援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则对外来援助的需求较低,反之则较高。二是国际环境的影响。如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援助大国会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宣布新的对外援助政策。三是援助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一般而言,如援助国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则其援外规模的增长就较快,反之则较慢。四是援助双方关系的发展变化。如援助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援助国往往会加大对受援国的援助力度,反之则下降。2015年4月,中国与巴基斯坦同意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总额就提升到了11.3657亿美元(见图1)。虽然在2015~2016财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支出略有下降,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与巴基斯坦外交关系出现波动。在援助中,援助国向受援国提供援助资金一般会根据援助项目进度采取多年付清的方式,而并非一次性提供,援助国向受援国支出的援助资金在个别年份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扶贫”可输出吗——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及投资的减贫效应研究[J]. 张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2]中国以开放态度与世界共享扶贫减贫经验——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J].   领导科学论坛. 2018(12)
[3]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援[J]. 成晓河.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03)



本文编号:3271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71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1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