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制度距离对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4 09:07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的影响和促进下,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促使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地增强。我国的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都开始积极响应中国的战略,凭借别人都没有的强项开始“走出去”,开启离开国门,奔向世界的道路。回顾过去,统计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企业进行的并购数量,除了最近两年有所降低外,总体上分析来看我国的企业在不断地扩展对外的直接投资方面的规模,另一方面,交易的额度,数量和交易的范围等方面都是呈增长的趋势。再进一步统计分析我国企业的对外的直接投资,可以得知在众多的投资领域里,通过进行跨国并购是进行对外的直接投资的最受吸引的方式。在中国选择跨国并购来进行直接对外投资并且得到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制度距离对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制度距离作为切入点来研究我国的上市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绩效,把制度距离这一大块因素划分为两个方面:非正式制度距离和正式制度距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来研究并分析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绩效在长短期上分别有何影响并且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最后将研究出的结果作为基础来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意...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制度距离对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


技术路线

统计分布,统计分布,年度,样本


制度距离对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26表3.1样本年度统计表事件年度样本数目所占比例200952.50%201063.00%2011168.00%20122512.50%20132814.00%20142814.00%20153718.50%20163316.50%20172211.00%图3.1样本年度统计分布图(2)样本行业分布情况:下表3.2统计了选择的上市公司从属的行业;从整个的样本统计得出,本文所选择的实施的跨国并购行为的样本中包括的行业数目为15,当中属于制造业的公司数目为123,占总数目的61.50%;属于信息服务传输以及电子技术的数目为18,占总数目的9.00%;由4.2表中的统计可以看出来,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的跨国并购活动波及的行业范围广,种类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距离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国际经验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J]. 刘璐,杨蕙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5)
[2]地区间制度距离是否会对双边股权投资产生影响?:基于2003~2015年“地区对”数据的实证检验[J]. 刘威,罗茜.  世界经济研究. 2018(02)
[3]中国企业并购经验与跨国并购股权的关系研究[J]. 黄嫚丽,张慧如,刘朔.  管理学报. 2017(08)
[4]制度距离视角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 叶亚杰.  河南社会科学. 2017(06)
[5]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基于水平与垂直并购的比较[J]. 张弛,余鹏翼.  国际经贸探索. 2017(02)
[6]制度距离、双边外交关系和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 武立东,杨军节.  预测. 2016(03)
[7]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J]. 刘勰,李元旭.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03)
[8]跨国企业的合法性门槛:制度距离的视角[J]. 李雪灵,万妮娜.  管理世界. 2016(05)
[9]出口抑或对外投资——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J]. 谢孟军.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06)
[10]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李强.  软科学. 2015(10)

博士论文
[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D]. 罗群.华南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D]. 郭敏敏.吉林大学 2016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D]. 李进龙.上海交通大学 2013
[3]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目标选择研究[D]. 罗毅.武汉理工大学 2012
[4]中国制造业跨国并购动因研究[D]. 宋睿.安徽大学 2012
[5]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研究[D]. 葛晓春.江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82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382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