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与要素投入协同发展的时空差异及效应研究——高质量发展视角
发布时间:2021-10-16 04:59
基于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实体经济与各要素投入协同度进行系统测算,并对其协同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及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①我国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度均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要素协同度均值最高,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要素协同度均值次之,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度均值最低,且均表现为东部地区协同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②实体经济与各要素投入协同度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中西部地区正成为新时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域;③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要素协同发展的区域相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度的区域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但东-西部地区间差异均最大,其中超变密度差距是区域间差距的主要来源;④从全国层面看,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投入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高质量发展效应,但这种效应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均值变化趋势
图3-5分别描述了2001-2016年各省市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协同以及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度变化情况。由此可知,样本期间各协同度均呈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实体经济与不同要素协同度以及不同地区协同度的增速不尽相同。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甘肃年均增长率最低,仅为4.75%;青海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3.07%;其余如江苏、浙江、江西以及安徽年均增长率都在7%以上。在实体经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以及实体经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中,青海年均增长率均居于首位,增长率分别为12.88%与14.14%;在实体经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中,北京年均增长率最低,仅为3.86%;同时在实体经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中年均增长率依旧较低,为3.95%。实体经济—现代人力资源协同度年均增长率最低的城市为上海,增长率仅为3.60%;其余各省市年均增长率主要在增长率均值附近波动。北京、上海等城市,2001年初始协同度处于较高水平,2008—2016年协同度虽上升但年均增长率有下降趋势,故需要依靠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其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及人力资源等要素投入协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图3 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
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J]. 马茹,罗晖,王宏伟,王铁成. 中国软科学. 2019(07)
[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的测度[J]. 韩君,张慧楠.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7)
[3]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探究——基于城市经济效率视角[J]. 滕堂伟,欧阳鑫.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7)
[4]城市蔓延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J]. 廖祖君,王理. 财经科学. 2019(06)
[5]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转换特征研究[J]. 余泳泽,杨晓章,张少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6)
[6]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 方敏,杨胜刚,周建军,雷雨亮. 中国软科学. 2019(05)
[7]双向FDI技术溢出能否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J]. 汪丽娟,吴福象,蒋欣娟. 财经科学. 2019(04)
[8]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评价[J]. 华坚,胡金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08)
[9]地方债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J]. 刘伟江,王虎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10)
[10]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时空演变研究[J]. 单良,张涛.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2)
本文编号:3439192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均值变化趋势
图3-5分别描述了2001-2016年各省市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协同以及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度变化情况。由此可知,样本期间各协同度均呈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实体经济与不同要素协同度以及不同地区协同度的增速不尽相同。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甘肃年均增长率最低,仅为4.75%;青海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3.07%;其余如江苏、浙江、江西以及安徽年均增长率都在7%以上。在实体经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以及实体经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中,青海年均增长率均居于首位,增长率分别为12.88%与14.14%;在实体经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中,北京年均增长率最低,仅为3.86%;同时在实体经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中年均增长率依旧较低,为3.95%。实体经济—现代人力资源协同度年均增长率最低的城市为上海,增长率仅为3.60%;其余各省市年均增长率主要在增长率均值附近波动。北京、上海等城市,2001年初始协同度处于较高水平,2008—2016年协同度虽上升但年均增长率有下降趋势,故需要依靠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其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及人力资源等要素投入协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图3 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
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J]. 马茹,罗晖,王宏伟,王铁成. 中国软科学. 2019(07)
[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的测度[J]. 韩君,张慧楠.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7)
[3]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探究——基于城市经济效率视角[J]. 滕堂伟,欧阳鑫.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7)
[4]城市蔓延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J]. 廖祖君,王理. 财经科学. 2019(06)
[5]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转换特征研究[J]. 余泳泽,杨晓章,张少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6)
[6]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 方敏,杨胜刚,周建军,雷雨亮. 中国软科学. 2019(05)
[7]双向FDI技术溢出能否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J]. 汪丽娟,吴福象,蒋欣娟. 财经科学. 2019(04)
[8]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评价[J]. 华坚,胡金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08)
[9]地方债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J]. 刘伟江,王虎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10)
[10]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时空演变研究[J]. 单良,张涛.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2)
本文编号:3439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3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