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进步偏向空间扩散的非线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28 18:38
针对技术进步偏向的空间扩散现象,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迁移(PSTR)模型对技术进步偏向空间扩散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既定的条件下,技术进步偏向会随技术的空间扩散而产生扩散现象;由于引进地区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这导致原有技术的要素偏向特性在空间扩散过程中发生改变,故技术进步偏向的空间扩散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技术创新模式为适宜性创新模式时,引进地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引进技术原有的偏向特性会发生较大改变,这时技术进步偏向的空间扩散效应较小,反之较大,因而技术进步偏向的空间扩散效应存在创新模式的门限效应。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科学.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代表性省份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变化趋势
表6 稳健性检验的参数估计结果 变量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biasdev 线性部分 1.4278*** 1.3184*** 1.2189*** 1.2076*** (8.6167) (5.3277) (4.7278) (3.7729) 非线性部分 -0.9215*** -1.2978*** -0.8778*** -0.7218*** (-4.7587) (-3.7215) (-7.2123) (-4.5128) lnk/l 线性部分 -0.0052 -0.0612 -0.0038 -0.0077 (-0.0991) (-0.7021) (-0.0718) (-0.0882) 非线性部分 0.0091 0.0776 0.0078 0.0098 (1.3419) (1.5752) (1.2122) (1.3432) lnhum 线性部分 0.7782*** 0.7123*** 0.8283*** 0.6728*** (3.8128) (5.7123) (4.2328) (3.7188) 非线性部分 -0.3162*** -0.3783*** -0.4738*** -0.4144*** (-2.8112) (-3.1218) (-3.7881) (-4.1218) lnrgdp 线性部分 -0.0847 -0.0712* -0.0901 -0.07471 (-1.3055) (-1.6527) (-1.4127) (-1.2134) 非线性部分 0.0208 0.0177 0.0357 0.0412 (0.6531) (0.7872) (0.9271) (0.8788) lnopen 线性部分 0.0541*** 0.0727*** 0.0657*** 0.0581*** (2.8113) (3.7273) (4.7127) (3.1719) 非线性部分 -0.0231* -0.0107** -0.0324** -0.0322** (-1.8749) (-2.0751) (-2.3314) (-1.9972) 平滑参数γ 9.4389 8.7078 7.7084 7.5341 位置参数c 0.4128 0.4372 0.3823 0.3927 注:1.***、**、*分别表示回归系数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2.括号中的数表示t值。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J]. 王林辉,袁礼. 经济研究. 2018(11)
[2]寻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论思维——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的思考[J]. 柳卸林,高雨辰,丁雪辰. 管理世界. 2017(12)
[3]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来自中美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 王林辉,杨博,董懿萱.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4]中国技术进步方向的空间扩散效应[J]. 潘文卿,吴天颖,胡晓.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4)
[5]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效应:模型演绎与经验证据[J]. 董直庆,焦翠红,王林辉. 中国工业经济. 2016(10)
[6]技术进步适宜性与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 孔宪丽,米美玲,高铁梅.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1)
[7]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 余泳泽,张先轸. 管理世界. 2015(09)
[8]国际贸易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基于制造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 陈欢,王燕. 经济评论. 2015(03)
[9]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J]. 陈晓玲,连玉君. 经济学(季刊). 2013(01)
[10]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J]. 张莉,李捷瑜,徐现祥. 经济学(季刊). 2012(02)
本文编号:3463171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科学.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代表性省份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变化趋势
表6 稳健性检验的参数估计结果 变量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biasdev 线性部分 1.4278*** 1.3184*** 1.2189*** 1.2076*** (8.6167) (5.3277) (4.7278) (3.7729) 非线性部分 -0.9215*** -1.2978*** -0.8778*** -0.7218*** (-4.7587) (-3.7215) (-7.2123) (-4.5128) lnk/l 线性部分 -0.0052 -0.0612 -0.0038 -0.0077 (-0.0991) (-0.7021) (-0.0718) (-0.0882) 非线性部分 0.0091 0.0776 0.0078 0.0098 (1.3419) (1.5752) (1.2122) (1.3432) lnhum 线性部分 0.7782*** 0.7123*** 0.8283*** 0.6728*** (3.8128) (5.7123) (4.2328) (3.7188) 非线性部分 -0.3162*** -0.3783*** -0.4738*** -0.4144*** (-2.8112) (-3.1218) (-3.7881) (-4.1218) lnrgdp 线性部分 -0.0847 -0.0712* -0.0901 -0.07471 (-1.3055) (-1.6527) (-1.4127) (-1.2134) 非线性部分 0.0208 0.0177 0.0357 0.0412 (0.6531) (0.7872) (0.9271) (0.8788) lnopen 线性部分 0.0541*** 0.0727*** 0.0657*** 0.0581*** (2.8113) (3.7273) (4.7127) (3.1719) 非线性部分 -0.0231* -0.0107** -0.0324** -0.0322** (-1.8749) (-2.0751) (-2.3314) (-1.9972) 平滑参数γ 9.4389 8.7078 7.7084 7.5341 位置参数c 0.4128 0.4372 0.3823 0.3927 注:1.***、**、*分别表示回归系数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2.括号中的数表示t值。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J]. 王林辉,袁礼. 经济研究. 2018(11)
[2]寻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论思维——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的思考[J]. 柳卸林,高雨辰,丁雪辰. 管理世界. 2017(12)
[3]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来自中美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 王林辉,杨博,董懿萱.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4]中国技术进步方向的空间扩散效应[J]. 潘文卿,吴天颖,胡晓.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4)
[5]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效应:模型演绎与经验证据[J]. 董直庆,焦翠红,王林辉. 中国工业经济. 2016(10)
[6]技术进步适宜性与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 孔宪丽,米美玲,高铁梅.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1)
[7]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 余泳泽,张先轸. 管理世界. 2015(09)
[8]国际贸易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基于制造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 陈欢,王燕. 经济评论. 2015(03)
[9]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J]. 陈晓玲,连玉君. 经济学(季刊). 2013(01)
[10]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J]. 张莉,李捷瑜,徐现祥. 经济学(季刊). 2012(02)
本文编号:3463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6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