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疫情下的全球化危机及中国应对

发布时间:2021-10-29 19:04
  资本主义全球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资本主义的殖民化时期、产业资本竞争时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产业外移而自身向金融资本阶段跃升形成的金融资本扩张时期。资本主义的内生性矛盾决定着全球化危机必然爆发的规律,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催生了全球化危机。在疫情叠加金融危机的当下,中国面临输入型危机叠加内生型危机,必须对自己在世界范围的产业链重组之下被"脱钩"之可能有所准备。对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应对内外危机的"去依附"经验可供借鉴。面对当下危机,生态文明战略转型是中国应对的方案与出路,将资本杠杆投到沉没成本最深厚的乡村,形成六产融合的多元化新业态,由此产生机会收益空间,再以空间生态资源立体开发推进城乡融合形成投资和内需,从而创造化解危机的条件。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全球化危机的本质
    (一)前资本主义殖民化的全球化
    (二)产业资本全球化
    (三)金融资本全球化
新中国早期“去依附”战略:当下应对全球化危机的借鉴
    (一)民国早期的短暂“脱钩”成就了“黄金十年”
    (二)西方1929—1933年大危机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三)新中国怎样化解民国大危机
应对全球化危机及被“脱钩”的战略准备
    (一)大国竞争中发生对抗性冲突的可能性
    (二)疫情之下中国所面临的全球化危机
    (三)中国须有强大的政策毅力和战略耐心:生态文明战略转型或是出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40年代,当通胀成为“家常便饭”[J]. 黄沂海.  档案春秋. 2015(07)
[2]萨米尔·阿明谈全球化与“脱钩”[J].   西亚非洲. 1998(05)
[3]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J]. 宗玉梅.  民国档案. 1992(01)



本文编号:3465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65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c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