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京津冀13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06:25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实施的基础设施领域,对其一体化状况的有效测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京津冀13市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型和一体化指数,根据基础设施内涵构建综合全面的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对2006—2017年京津冀13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状况进行考察。定量结果显示:13市综合一体化指数不断提高,但是距离高度一体化还有较大差距;四个分类一体化指数均在不断上升,但是各类一体化指数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同时部分单指标一体化指数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 2020,34(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京津冀13市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指数
从图2可以看到,京津冀13市2006—2017年能源、交通、邮政通信和环境分类一体化指数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各分类一体化指数差别悬殊较大。邮政通信一体化水平最高,环境和交通一体化水平次之,能源一体化水平相对最差。同时部分单指标一体化指数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其中,能源分类一体化下属的供气量一体化指数在2012年及之后一直低于0.5,处于非一体化状态;交通分类一体化下属的出租车一体化指数2011年及之后低于0.5,处于非一体化状态,特别是在2012—2015年一体化指数甚至低于0.20,处于极不一体化水平状态;环境分类一体化下属的绿地率和公园面积虽然整体上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但是绿地率2015—2016年下降趋势明显,公园面积2016年下降趋势也非常明显。根据耦合协调度构建的一体化模型原理,各系统某个指标数据不断上升且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则该指标所测算出来的一体化指数值越高。京津冀13市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指数及分类一体化指数的提升有赖于13市各指标发展水平的提升及地区间各指标差距的缩小,重点促进较低一体化水平的单指标及分类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编号:3486750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 2020,34(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京津冀13市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指数
从图2可以看到,京津冀13市2006—2017年能源、交通、邮政通信和环境分类一体化指数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各分类一体化指数差别悬殊较大。邮政通信一体化水平最高,环境和交通一体化水平次之,能源一体化水平相对最差。同时部分单指标一体化指数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其中,能源分类一体化下属的供气量一体化指数在2012年及之后一直低于0.5,处于非一体化状态;交通分类一体化下属的出租车一体化指数2011年及之后低于0.5,处于非一体化状态,特别是在2012—2015年一体化指数甚至低于0.20,处于极不一体化水平状态;环境分类一体化下属的绿地率和公园面积虽然整体上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但是绿地率2015—2016年下降趋势明显,公园面积2016年下降趋势也非常明显。根据耦合协调度构建的一体化模型原理,各系统某个指标数据不断上升且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则该指标所测算出来的一体化指数值越高。京津冀13市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指数及分类一体化指数的提升有赖于13市各指标发展水平的提升及地区间各指标差距的缩小,重点促进较低一体化水平的单指标及分类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编号:3486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8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