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产业转型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07:54
资源型城市是由当地资源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来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有许多资源型城市,2013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中首次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资源型城市分布情况,对我国262个“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界定。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是这些城市的动力,也是城市的命脉。资源产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可吸纳该地区的大量劳动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开发及环境破坏等问题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生态破坏、经济衰退、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等。黑龙江省是全国资源型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共有14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包括7个地级市,分别是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七台河、黑河,这些城市大多处在衰退期、发展时间长、发展规律相似、均对当地经济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黑龙江资源型城市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发,面临资源开采量下降,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市在积极实施产业转型的措...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产业
2.资源型产业
3.资源型城市
(二)理论基础
1.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分析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动因分析
1.资源的衰竭
2.产业结构的单一
3.就业问题压力大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
1.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2.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产业转型障碍分析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演进
1.转型与产业转型
2.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有序演化模型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演进
四、伊春市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伊春市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伊春产业发展与结构现状
(三)伊春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四)伊春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1.技术因素
2.制度因素
3.劳动力因素
4.自然资源因素
五、伊春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指标构建及效果评价
(一)指标选取依据与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依据
2.数据来源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评价方法
1.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的特殊性
2.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方法
(三)伊春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
1.因子分析
2.层次分析
(四)基于效果视角的伊春市转型评价结果分析
1.综合分析
2.分项分析
六、伊春进一步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二)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加强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发展循坏经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 谭玲玲,王西兵.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04)
[2]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和机理解析[J]. 张文忠,余建辉,李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1)
[3]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破解对策[J]. 支大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J]. 蒋兴明. 经济问题探索. 2014(12)
[5]中国经济“新常态”[J]. 张慧莲,汪红驹. 银行家. 2014(06)
[6]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及其演化机理研究——基于人地关系视角[J]. 李汝资,宋玉祥.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7]资源衰退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研究——以江西萍乡市为例[J]. 刘春燕,谢萍,毛端谦. 地理科学. 2014(02)
[8]煤炭资源开采对植被影响综述[J]. 叶瑶,全占军,肖能文,韩煜,王琦,付梦娣,李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6)
[9]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区位条件辨析[J]. 孙威,李洪省. 地理学报. 2013(02)
[10]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因素的TPE模型构建及其作用机理[J]. 王艳秋,胡乃联,苏以权. 商业时代. 2012(31)
博士论文
[1]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曹孜.中南大学 2013
[2]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D]. 钱勇.东北财经大学 2011
[4]中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D]. 李立.中国地质大学 2010
[5]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D]. 刘云刚.东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峰.长安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689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产业
2.资源型产业
3.资源型城市
(二)理论基础
1.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分析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动因分析
1.资源的衰竭
2.产业结构的单一
3.就业问题压力大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
1.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2.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产业转型障碍分析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演进
1.转型与产业转型
2.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有序演化模型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演进
四、伊春市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伊春市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伊春产业发展与结构现状
(三)伊春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四)伊春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1.技术因素
2.制度因素
3.劳动力因素
4.自然资源因素
五、伊春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指标构建及效果评价
(一)指标选取依据与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依据
2.数据来源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评价方法
1.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的特殊性
2.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方法
(三)伊春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
1.因子分析
2.层次分析
(四)基于效果视角的伊春市转型评价结果分析
1.综合分析
2.分项分析
六、伊春进一步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二)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加强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发展循坏经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 谭玲玲,王西兵.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04)
[2]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和机理解析[J]. 张文忠,余建辉,李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1)
[3]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破解对策[J]. 支大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J]. 蒋兴明. 经济问题探索. 2014(12)
[5]中国经济“新常态”[J]. 张慧莲,汪红驹. 银行家. 2014(06)
[6]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及其演化机理研究——基于人地关系视角[J]. 李汝资,宋玉祥.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7]资源衰退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研究——以江西萍乡市为例[J]. 刘春燕,谢萍,毛端谦. 地理科学. 2014(02)
[8]煤炭资源开采对植被影响综述[J]. 叶瑶,全占军,肖能文,韩煜,王琦,付梦娣,李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6)
[9]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区位条件辨析[J]. 孙威,李洪省. 地理学报. 2013(02)
[10]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因素的TPE模型构建及其作用机理[J]. 王艳秋,胡乃联,苏以权. 商业时代. 2012(31)
博士论文
[1]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曹孜.中南大学 2013
[2]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D]. 钱勇.东北财经大学 2011
[4]中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D]. 李立.中国地质大学 2010
[5]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D]. 刘云刚.东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峰.长安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6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0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