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负债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01:48
文章采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家庭负债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负债对幸福感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消费与健康两种机制的影响并不相同;当家庭面临流动性约束时,负债缓解了流动性约束促进了家庭消费从而提高幸福感,但负债恶化了居民的健康状况降低幸福感。细分负债类型的研究表明,生产经营类负债、固定资产类负债、教育负债、金融资产类负债、信用卡负债与其他负债对居民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的研究发现,家庭负债对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居民、收入低居民的幸福感的负向作用更强;此外,年龄对幸福感的影响呈“U型”状,女性、已婚、党员等均对幸福感起正向影响,家庭人口数增多与健康状况变差对幸福感起负向影响,绝对收入与财富水平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型”,而相对收入则对居民幸福感产生了正向影响。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比重(居民部门杠杆率)
正好可以看出幸福在哪里。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幸福:总幸福指数;S:先天的遗传素质;C:后天的环境;V:量)。从 2006 年起,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与普林斯顿大学的会健康、社会福利、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四位指数的国民幸始,我国学者及政府部门就怎样建立符合中国的国民幸福指标民幸福指数的问题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就曾在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成为热议的话题。根据 2013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我国图 1.2 所示),幸福指数在 130 以上,城镇地区居民幸福指数区居民的 127.0;从省际来看,各省差异非常大,幸福指数最.5,而幸福指数最低的贵州省仅为 118.6,二者相差近 30 个点界幸福日”,根据联合国发布的 2018 年度的《世界幸福报告排名中,美国幸福指数从去年的第 14 名下降到第 18,中国排名第 26,亚洲第一;中国香港位列第 76 名)。
4图 1.3 技术路线图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所示:本文第一部分是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了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学特征、收入、资产、消费、负债等,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阐述了;第三部分是家庭负债对幸福感影响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策略;第四幸福感影响的基准分析;第五部分是家庭负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性分析;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论,并从微观及宏观层面给出了政策2 研究方法1)probit 模型回归。仅用理论和简单的数据描述难以确切说明家庭负债对幸福感的影响用 probit 模型对幸福感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负债给居民幸响。2)机制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收入差距、流动性约束与家庭储蓄率——基于2014和2016两期CFPS数据的经验分析[J]. 张春海. 华北金融. 2019(03)
[2]家庭债务与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J]. 陈波,罗荷花. 当代金融研究. 2019(01)
[3]收入结构、城乡差异与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 万佳乐,李超伟. 上海经济. 2019(01)
[4]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J]. 甘犁,赵乃宝,孙永智. 经济研究. 2018(12)
[5]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J]. 易行健,周利. 金融研究. 2018(11)
[6]家庭资产负债的决定因素:基于多变量Tobit方程系统方法[J]. 谢绵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10)
[7]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性负债行为研究[J]. 祝伟,夏瑜擎. 财经研究. 2018(10)
[8]中国城乡居民住房不平等分析[J]. 朱梦冰,李实.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9)
[9]潜在流动性约束与城镇家庭消费[J]. 杭斌,余峰. 统计研究. 2018(07)
[10]消费信贷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平滑效应——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分析[J]. 龙海明,钱浣秋. 南方金融. 2018(05)
本文编号:3508515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比重(居民部门杠杆率)
正好可以看出幸福在哪里。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幸福:总幸福指数;S:先天的遗传素质;C:后天的环境;V:量)。从 2006 年起,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与普林斯顿大学的会健康、社会福利、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四位指数的国民幸始,我国学者及政府部门就怎样建立符合中国的国民幸福指标民幸福指数的问题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就曾在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成为热议的话题。根据 2013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我国图 1.2 所示),幸福指数在 130 以上,城镇地区居民幸福指数区居民的 127.0;从省际来看,各省差异非常大,幸福指数最.5,而幸福指数最低的贵州省仅为 118.6,二者相差近 30 个点界幸福日”,根据联合国发布的 2018 年度的《世界幸福报告排名中,美国幸福指数从去年的第 14 名下降到第 18,中国排名第 26,亚洲第一;中国香港位列第 76 名)。
4图 1.3 技术路线图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所示:本文第一部分是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了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学特征、收入、资产、消费、负债等,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阐述了;第三部分是家庭负债对幸福感影响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策略;第四幸福感影响的基准分析;第五部分是家庭负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性分析;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论,并从微观及宏观层面给出了政策2 研究方法1)probit 模型回归。仅用理论和简单的数据描述难以确切说明家庭负债对幸福感的影响用 probit 模型对幸福感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负债给居民幸响。2)机制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收入差距、流动性约束与家庭储蓄率——基于2014和2016两期CFPS数据的经验分析[J]. 张春海. 华北金融. 2019(03)
[2]家庭债务与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J]. 陈波,罗荷花. 当代金融研究. 2019(01)
[3]收入结构、城乡差异与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 万佳乐,李超伟. 上海经济. 2019(01)
[4]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J]. 甘犁,赵乃宝,孙永智. 经济研究. 2018(12)
[5]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J]. 易行健,周利. 金融研究. 2018(11)
[6]家庭资产负债的决定因素:基于多变量Tobit方程系统方法[J]. 谢绵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10)
[7]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性负债行为研究[J]. 祝伟,夏瑜擎. 财经研究. 2018(10)
[8]中国城乡居民住房不平等分析[J]. 朱梦冰,李实.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9)
[9]潜在流动性约束与城镇家庭消费[J]. 杭斌,余峰. 统计研究. 2018(07)
[10]消费信贷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平滑效应——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分析[J]. 龙海明,钱浣秋. 南方金融. 2018(05)
本文编号:3508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0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