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期的外生冲击与中国经济周期
发布时间:2021-11-26 05:40
预期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冲击,如果能让各类经济主体在冲击来临之前形成预期,那么冲击对经济的作用效果与各类经济主体没有预期相比可能会截然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可预期的外生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使用Search-Matching模型作为分析框架。相比于传统的DSGE模型,Search-Matching模型考虑了劳动市场摩擦的存在,而这恰好和我国实体经济的就业市场高度吻合。同时,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本文基于1991—2017年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贝叶斯估计,得到了比使用既有文献进行校准拟合度更高的模拟结果。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发现,可预期资本税冲击能够在长期明显缓解税收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可预期资本税冲击也可以在短期缓解资本税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事先促进政策预期形成,并最终实施政策,就能够很好地缓解税收冲击对于经济产生的负面作用。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贝叶斯估计得到的可预期政府转移支付冲击的脉冲响应
然后,我们又分析了经济实际变量对可预期到的资本税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如图2所示。这里我们探究的是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正向可预期的资本税冲击对实际变量的影响。可以发现,当正向的可预期资本税冲击发生时,顺周期变量就业、总产出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而同样作为顺周期变量,消费则表现出立刻减少并长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特征。与此同时,资本投资与新项目投资之和作为顺周期变量在可预期资本税冲击发生时,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走势。上述特征说明如果中央政府能够提前释放出资本税增加的消息,让代表性家庭形成预期,那么能够在短期内对冲加税对于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就业、总产出在征税提高实施前小幅增加,但是在资本税冲击发生后,依然会在长期导致经济体的表现下滑。这也和代表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假说一致,由于预期到了未来的负面冲击,所以在当期增加储蓄、降低消费,使得总产出、就业、资本投资、新项目投资短暂提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顺周期变量企业利润、企业价值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均呈现先小幅上升,然后急速下降的态势。接下来,本文给出了经济实际变量对于可预期工资税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见图3)。根据图3,不难发现,一方面,当一个标准差单位的正向可预期工资税冲击发生时,顺周期变量企业利润、企业价值都会即刻上升,而当工资税冲击来临后,两者还会有一个更大幅度的上升。同时,逆周期变量摩擦性失业率在正向的可预期资本税冲击发生时会立即下降,当工资税冲击兑现后,摩擦性失业率会回升到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这一结果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状况相吻合,当工资税增加时,企业不得不小幅提高工资水平以保持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而较高的工资水平降低了劳动需求,使得摩擦性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对于代表性家庭而言,顺周期变量资本投资与新项目投资之和不会即时做出响应,而是当工资税上涨落实之后,大幅上升,然后回到并长期保持在初始状态。此外,顺周期变量就业和总产出虽然在工资税冲击兑现后会大幅上升,并在长期保持在一个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然而,在工资税上涨发生前的预期阶段,两者均略微下降。这说明在预期阶段,替代效应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性家庭预期工资税上升,所以减少劳动供给,使得就业和摩擦性失业率降低,总产出缩水。当工资税确认上涨之后,收入效应居于主导地位,因为此时,劳动供给水平较低,工资税的上升进一步减少了劳动收入,因此,代表性家庭为了提升自己的效用水平,会增加劳动供给,使得冲击后的劳动供给水平比初始状态要高。更为重要的是,代表性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冲击发生后长期保持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这也与上文关于劳动供给水平会在长期提高和持久收入假说一致,因为可预期正向工资税冲击的最终结果是代表性家庭的劳动供给在长期增加,这使得其预期持久收入提高,所以顺周期变量消费也会随之提高。
接下来,本文给出了经济实际变量对于可预期工资税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见图3)。根据图3,不难发现,一方面,当一个标准差单位的正向可预期工资税冲击发生时,顺周期变量企业利润、企业价值都会即刻上升,而当工资税冲击来临后,两者还会有一个更大幅度的上升。同时,逆周期变量摩擦性失业率在正向的可预期资本税冲击发生时会立即下降,当工资税冲击兑现后,摩擦性失业率会回升到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这一结果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状况相吻合,当工资税增加时,企业不得不小幅提高工资水平以保持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而较高的工资水平降低了劳动需求,使得摩擦性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对于代表性家庭而言,顺周期变量资本投资与新项目投资之和不会即时做出响应,而是当工资税上涨落实之后,大幅上升,然后回到并长期保持在初始状态。此外,顺周期变量就业和总产出虽然在工资税冲击兑现后会大幅上升,并在长期保持在一个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然而,在工资税上涨发生前的预期阶段,两者均略微下降。这说明在预期阶段,替代效应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性家庭预期工资税上升,所以减少劳动供给,使得就业和摩擦性失业率降低,总产出缩水。当工资税确认上涨之后,收入效应居于主导地位,因为此时,劳动供给水平较低,工资税的上升进一步减少了劳动收入,因此,代表性家庭为了提升自己的效用水平,会增加劳动供给,使得冲击后的劳动供给水平比初始状态要高。更为重要的是,代表性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冲击发生后长期保持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这也与上文关于劳动供给水平会在长期提高和持久收入假说一致,因为可预期正向工资税冲击的最终结果是代表性家庭的劳动供给在长期增加,这使得其预期持久收入提高,所以顺周期变量消费也会随之提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利率水平、摩擦性失业率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在正向的可预期工资税冲击发生时会立即下降,当工资税冲击兑现后,摩擦性失业率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会回升到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利率水平则会迎来一个更大幅度的下降。这一结果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状况相吻合。一方面,当可预期的正向工资税冲击发生时,企业不得不小幅提高工资水平以保持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代表性家庭预期工资税上升,转而投资更多的资本,导致利率下滑,同时,他们还会减少自己的劳动供给,使得摩擦性失业率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降低,而当工资税增加正式施行后,代表性家庭的财富缩水,收入效应迫使其提供更多的劳动,这也就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率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的提高。此外,预防性储蓄动机也会促使代表性家庭减少消费,增加资本累积,这又进一步压低了利率水平。最后,顺周期变量企业利润、企业价值的上升主要来源于资本利率的下降,这也是它们的变化趋势和利率水平完全相反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准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基于混频DSGE模型的研究[J]. 尚玉皇,郑挺国. 经济研究. 2018(06)
[2]银行资本监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传递——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 王擎,田娇.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3)
[3]货币政策预期与通货膨胀管理——基于消息冲击的DSGE分析[J]. 王曦,王茜,陈中飞. 经济研究. 2016(02)
[4]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J]. 王国静,田国强. 经济研究. 2014(03)
[5]央行信息披露、实际干预与通胀预期管理[J]. 卞志村,张义. 经济研究. 2012(12)
[6]预期与经济波动——预期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力量吗?[J]. 庄子罐,崔小勇,龚六堂,邹恒甫. 经济研究. 2012(06)
[7]习惯形成、借贷约束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基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 吕朝凤,黄梅波. 金融研究. 2011(09)
[8]消息冲击下的财政政策及其宏观影响[J]. 吴化斌,许志伟,胡永刚,鄢萍. 管理世界. 2011(09)
[9]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季度产出缺口测度[J]. 马文涛,魏福成. 管理世界. 2011(05)
本文编号:3519511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贝叶斯估计得到的可预期政府转移支付冲击的脉冲响应
然后,我们又分析了经济实际变量对可预期到的资本税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如图2所示。这里我们探究的是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正向可预期的资本税冲击对实际变量的影响。可以发现,当正向的可预期资本税冲击发生时,顺周期变量就业、总产出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而同样作为顺周期变量,消费则表现出立刻减少并长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特征。与此同时,资本投资与新项目投资之和作为顺周期变量在可预期资本税冲击发生时,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走势。上述特征说明如果中央政府能够提前释放出资本税增加的消息,让代表性家庭形成预期,那么能够在短期内对冲加税对于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就业、总产出在征税提高实施前小幅增加,但是在资本税冲击发生后,依然会在长期导致经济体的表现下滑。这也和代表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假说一致,由于预期到了未来的负面冲击,所以在当期增加储蓄、降低消费,使得总产出、就业、资本投资、新项目投资短暂提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顺周期变量企业利润、企业价值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均呈现先小幅上升,然后急速下降的态势。接下来,本文给出了经济实际变量对于可预期工资税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见图3)。根据图3,不难发现,一方面,当一个标准差单位的正向可预期工资税冲击发生时,顺周期变量企业利润、企业价值都会即刻上升,而当工资税冲击来临后,两者还会有一个更大幅度的上升。同时,逆周期变量摩擦性失业率在正向的可预期资本税冲击发生时会立即下降,当工资税冲击兑现后,摩擦性失业率会回升到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这一结果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状况相吻合,当工资税增加时,企业不得不小幅提高工资水平以保持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而较高的工资水平降低了劳动需求,使得摩擦性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对于代表性家庭而言,顺周期变量资本投资与新项目投资之和不会即时做出响应,而是当工资税上涨落实之后,大幅上升,然后回到并长期保持在初始状态。此外,顺周期变量就业和总产出虽然在工资税冲击兑现后会大幅上升,并在长期保持在一个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然而,在工资税上涨发生前的预期阶段,两者均略微下降。这说明在预期阶段,替代效应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性家庭预期工资税上升,所以减少劳动供给,使得就业和摩擦性失业率降低,总产出缩水。当工资税确认上涨之后,收入效应居于主导地位,因为此时,劳动供给水平较低,工资税的上升进一步减少了劳动收入,因此,代表性家庭为了提升自己的效用水平,会增加劳动供给,使得冲击后的劳动供给水平比初始状态要高。更为重要的是,代表性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冲击发生后长期保持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这也与上文关于劳动供给水平会在长期提高和持久收入假说一致,因为可预期正向工资税冲击的最终结果是代表性家庭的劳动供给在长期增加,这使得其预期持久收入提高,所以顺周期变量消费也会随之提高。
接下来,本文给出了经济实际变量对于可预期工资税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见图3)。根据图3,不难发现,一方面,当一个标准差单位的正向可预期工资税冲击发生时,顺周期变量企业利润、企业价值都会即刻上升,而当工资税冲击来临后,两者还会有一个更大幅度的上升。同时,逆周期变量摩擦性失业率在正向的可预期资本税冲击发生时会立即下降,当工资税冲击兑现后,摩擦性失业率会回升到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这一结果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状况相吻合,当工资税增加时,企业不得不小幅提高工资水平以保持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而较高的工资水平降低了劳动需求,使得摩擦性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对于代表性家庭而言,顺周期变量资本投资与新项目投资之和不会即时做出响应,而是当工资税上涨落实之后,大幅上升,然后回到并长期保持在初始状态。此外,顺周期变量就业和总产出虽然在工资税冲击兑现后会大幅上升,并在长期保持在一个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然而,在工资税上涨发生前的预期阶段,两者均略微下降。这说明在预期阶段,替代效应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性家庭预期工资税上升,所以减少劳动供给,使得就业和摩擦性失业率降低,总产出缩水。当工资税确认上涨之后,收入效应居于主导地位,因为此时,劳动供给水平较低,工资税的上升进一步减少了劳动收入,因此,代表性家庭为了提升自己的效用水平,会增加劳动供给,使得冲击后的劳动供给水平比初始状态要高。更为重要的是,代表性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冲击发生后长期保持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这也与上文关于劳动供给水平会在长期提高和持久收入假说一致,因为可预期正向工资税冲击的最终结果是代表性家庭的劳动供给在长期增加,这使得其预期持久收入提高,所以顺周期变量消费也会随之提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利率水平、摩擦性失业率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在正向的可预期工资税冲击发生时会立即下降,当工资税冲击兑现后,摩擦性失业率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会回升到比初始状态更高的水平,利率水平则会迎来一个更大幅度的下降。这一结果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状况相吻合。一方面,当可预期的正向工资税冲击发生时,企业不得不小幅提高工资水平以保持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代表性家庭预期工资税上升,转而投资更多的资本,导致利率下滑,同时,他们还会减少自己的劳动供给,使得摩擦性失业率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降低,而当工资税增加正式施行后,代表性家庭的财富缩水,收入效应迫使其提供更多的劳动,这也就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率和新项目成功匹配率的提高。此外,预防性储蓄动机也会促使代表性家庭减少消费,增加资本累积,这又进一步压低了利率水平。最后,顺周期变量企业利润、企业价值的上升主要来源于资本利率的下降,这也是它们的变化趋势和利率水平完全相反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准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基于混频DSGE模型的研究[J]. 尚玉皇,郑挺国. 经济研究. 2018(06)
[2]银行资本监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传递——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 王擎,田娇.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3)
[3]货币政策预期与通货膨胀管理——基于消息冲击的DSGE分析[J]. 王曦,王茜,陈中飞. 经济研究. 2016(02)
[4]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J]. 王国静,田国强. 经济研究. 2014(03)
[5]央行信息披露、实际干预与通胀预期管理[J]. 卞志村,张义. 经济研究. 2012(12)
[6]预期与经济波动——预期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力量吗?[J]. 庄子罐,崔小勇,龚六堂,邹恒甫. 经济研究. 2012(06)
[7]习惯形成、借贷约束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基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 吕朝凤,黄梅波. 金融研究. 2011(09)
[8]消息冲击下的财政政策及其宏观影响[J]. 吴化斌,许志伟,胡永刚,鄢萍. 管理世界. 2011(09)
[9]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季度产出缺口测度[J]. 马文涛,魏福成. 管理世界. 2011(05)
本文编号:3519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1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