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经济视域下的区域一体化——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6 20:25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文章来源】:西部论坛. 2020,3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创新经济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1.创新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创新网络:创新的集聚与扩散
3.创新产业共同体: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4.创新生态: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的共生共进
三、以创新经济推动长三角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
1.长三角创新经济发展概况与一体化发展战略定位
2.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
3.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
4.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动力机制[J]. 陈套. 科技中国. 2020(01)
[2]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机制及建设路径[J]. 孔祥年. 中国高校科技. 2019(10)
[3]安徽加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区域分工差异化研究[J]. 林斐. 江淮论坛. 2019(05)
[4]雄安新区科创中心建设的产业战略分析——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视角[J]. 丁立会,王法涛. 商业经济. 2019(06)
[5]创新经济地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 曾刚,王秋玉,曹贤忠. 经济地理. 2018(04)
[6]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研究--基于理论逻辑及其机制设计[J]. 韩江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12)
[7]创新地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 吕拉昌,黄茹,廖倩. 地理科学. 2016(05)
[8]城市创新生态评价研究[J]. 潘雄锋,马运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9]“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J]. 朱瑞博. 上海经济研究. 2010(07)
[10]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与“城市创新圈”[J]. 隋映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04(02)
本文编号:3520863
【文章来源】:西部论坛. 2020,3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创新经济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1.创新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创新网络:创新的集聚与扩散
3.创新产业共同体: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4.创新生态: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的共生共进
三、以创新经济推动长三角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
1.长三角创新经济发展概况与一体化发展战略定位
2.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
3.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
4.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动力机制[J]. 陈套. 科技中国. 2020(01)
[2]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机制及建设路径[J]. 孔祥年. 中国高校科技. 2019(10)
[3]安徽加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区域分工差异化研究[J]. 林斐. 江淮论坛. 2019(05)
[4]雄安新区科创中心建设的产业战略分析——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视角[J]. 丁立会,王法涛. 商业经济. 2019(06)
[5]创新经济地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 曾刚,王秋玉,曹贤忠. 经济地理. 2018(04)
[6]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研究--基于理论逻辑及其机制设计[J]. 韩江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12)
[7]创新地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 吕拉昌,黄茹,廖倩. 地理科学. 2016(05)
[8]城市创新生态评价研究[J]. 潘雄锋,马运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9]“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J]. 朱瑞博. 上海经济研究. 2010(07)
[10]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与“城市创新圈”[J]. 隋映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04(02)
本文编号:3520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2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