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集聚、区域创新绩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09 17:23
近年来在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总指挥下,我国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和高效化,生产模式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从低效耗能的粗放型过渡到高效的集约型。究其原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表现为科研水平提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动态进程中,作为以教学、科研为主职能的高等教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力。显然,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解决经济结构转型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以及引入区域创新绩效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区域创新绩效在两者之中发挥的中介效用。首先参照产业集聚程度的测算方法采用区位熵系数衡量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集聚水平;从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产出两方面考虑,采用超效率DEA方法衡量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效率值;基于产业结构升级内涵从技术结构升级、主导产业升级、产品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升级四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的观测数据进行降维,再计算得出每...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 3 章 高等教育集聚、区域创新绩效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与分析度看,2006~2015 十年里我国东部地区区位熵平均值最高,特别是 2006 到 2011年,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次之,集聚系数比较稳定;西部地区最低,且差距明显。从时间维度看,东部地区区位熵系数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中部地区平稳,西部地区逐年上升,特别是 2011 年之后,这可能与教改后高校扩招有关。综上,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等教育集聚程度在不同经济板块确实存在差异,但是如下时间趋势图所示的,高等教育集聚水平的两极化趋势在逐年减弱,东部的领先优势在被追赶,西部地区在逐渐崛起,说明我国高等教育集聚水平地区差距正逐渐缩小。
当 区域 和区域 不相邻时(4.3)在 Geoda 软件中要实现邻近标准的空间权重设定有两种方法:rook 邻近法、queen邻近法。利用rook标准定义的邻近认为若两个区域具有公共边界就算相邻,利用 queen 标准定义的邻近认为两个区域有公共顶点就算邻近。基于距离标准是指将两个区域的距离作为设定标准,这里的距离取值通常是两个区域行政中心所在地之间的距离。显然该方法的使用前提是要定义一个门槛距离,如果超过门槛距离,那么区域间的相关联为 0,具体取值如下l 当区域 和区域 距离当 区域 和区域 距离(4.4)因距离标准中门槛距离的确认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最终本文采用 Geoda软件的 rook 标准建立空间权重矩阵。根据上文方法介绍与分析,用软件运算之后得到高等教育集聚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水的 Moran’sI 值如下图 4.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差异——基于超效率DEA模型[J]. 赵玉林,胡燕. 财会月刊. 2017(15)
[2]市场竞争、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杨若愚. 科研管理. 2016(12)
[3]政府投资、人力资本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杨飞虎,晏朝飞,熊毅. 经济问题探索. 2016(12)
[4]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 王家庭,谢郁,倪方树,赵运杰. 创新. 2016(05)
[5]产业结构、金融发展与省域创新绩效[J]. 徐晓舟,阮珂. 科研管理. 2016(04)
[6]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相关性分析[J]. 王章豹,俞一珍. 现代教育管理. 2016(03)
[7]教育层次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关系研究——基于河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刘瀑. 经济经纬. 2016(02)
[8]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J]. 单俊辉,张玉凯. 现代管理科学. 2016(03)
[9]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J]. 杨林,陈书全,韩科技. 教育发展研究. 2015(21)
[10]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谭俊涛,张平宇,李静. 地理科学. 2016(01)
博士论文
[1]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关联性研究[D]. 马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高校研发支撑区域创新体系的效果评价[D]. 汪卫平.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边淼.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1007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 3 章 高等教育集聚、区域创新绩效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与分析度看,2006~2015 十年里我国东部地区区位熵平均值最高,特别是 2006 到 2011年,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次之,集聚系数比较稳定;西部地区最低,且差距明显。从时间维度看,东部地区区位熵系数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中部地区平稳,西部地区逐年上升,特别是 2011 年之后,这可能与教改后高校扩招有关。综上,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等教育集聚程度在不同经济板块确实存在差异,但是如下时间趋势图所示的,高等教育集聚水平的两极化趋势在逐年减弱,东部的领先优势在被追赶,西部地区在逐渐崛起,说明我国高等教育集聚水平地区差距正逐渐缩小。
当 区域 和区域 不相邻时(4.3)在 Geoda 软件中要实现邻近标准的空间权重设定有两种方法:rook 邻近法、queen邻近法。利用rook标准定义的邻近认为若两个区域具有公共边界就算相邻,利用 queen 标准定义的邻近认为两个区域有公共顶点就算邻近。基于距离标准是指将两个区域的距离作为设定标准,这里的距离取值通常是两个区域行政中心所在地之间的距离。显然该方法的使用前提是要定义一个门槛距离,如果超过门槛距离,那么区域间的相关联为 0,具体取值如下l 当区域 和区域 距离当 区域 和区域 距离(4.4)因距离标准中门槛距离的确认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最终本文采用 Geoda软件的 rook 标准建立空间权重矩阵。根据上文方法介绍与分析,用软件运算之后得到高等教育集聚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水的 Moran’sI 值如下图 4.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差异——基于超效率DEA模型[J]. 赵玉林,胡燕. 财会月刊. 2017(15)
[2]市场竞争、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杨若愚. 科研管理. 2016(12)
[3]政府投资、人力资本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杨飞虎,晏朝飞,熊毅. 经济问题探索. 2016(12)
[4]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 王家庭,谢郁,倪方树,赵运杰. 创新. 2016(05)
[5]产业结构、金融发展与省域创新绩效[J]. 徐晓舟,阮珂. 科研管理. 2016(04)
[6]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相关性分析[J]. 王章豹,俞一珍. 现代教育管理. 2016(03)
[7]教育层次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关系研究——基于河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刘瀑. 经济经纬. 2016(02)
[8]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J]. 单俊辉,张玉凯. 现代管理科学. 2016(03)
[9]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J]. 杨林,陈书全,韩科技. 教育发展研究. 2015(21)
[10]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谭俊涛,张平宇,李静. 地理科学. 2016(01)
博士论文
[1]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关联性研究[D]. 马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高校研发支撑区域创新体系的效果评价[D]. 汪卫平.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边淼.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1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3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