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早在1995年中国开始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时,就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此后虽.然政府也确实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特别是在2003年以后,中央政府更是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但迄今为止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展仍然十分缓慢,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旧是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率型的。我们认为,有一个重要而又被忽视的原因那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存在着风险。这其中绝对不能忽视的潜在风险就是金融风险,这一风险往往是由一些企业层面的风险直接传导到整个宏观经济而产生的,其中的媒介是金融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粗放型企业的利润下降,甚至可能会破产,进而可能无法按期偿还或者根本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最终造成银行的呆账和坏账,给银行带来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等诸多的非系统性风险。如果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影响的粗放型企业的贷款集中在某个银行且企业数量足够多,可能会导致该银行的倒闭或挤兑,当挤兑浪潮迅速席卷其他银行,信用体系就会崩溃,整个宏观经济就面临极大的风险。因此,探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对我国金融风险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分析可能的措施对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评估增长率下降引起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保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的目标做出一定的探索。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对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首先查阅大量文献,厘清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目标及政策措施,以及银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类别及成因,试图对一些可能会引起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初步隐晦表明理论方面的逻辑顺序,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可能会导致银行业金融风险。其次,具体从两个政策角度详细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对复杂多变的政策措施的传导路径进行理论探讨与归纳。第三,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对银行业金融风险产生影响,本论文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低利率政策改革为例,建立货币经济模型,将利率纳入经济模型中,分析利率上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来说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实会对银行风险产生影响,充实理论基础。第四开始实证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首先,本文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银行业2007年到2014年非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其次,考虑到指标的可取性并基于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同样采取因子分析评价我国2007年到2014年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最后,根据所计算出的我国银行业风险综合评价值和我国经济增长综合评价值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银行业金融风险呈负相关,转变经济增长方方式的政策措施确实会导致银行业金融风险加大。论文的最后部分,根据论文前面部分探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根据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际情况,提出政府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以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制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F124.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3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选题意义10-11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10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10-11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11-12
- 1.4 研究方法12
- 1.5 创新点与不足12-13
- 1.5.1 创新点12
- 1.5.2 不足12-13
- 2 文献综述13-19
- 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宏观经济风险13
- 2.2 金融风险来源及影响因素13-19
- 2.2.1 外生风险来源及其影响因素14-15
- 2.2.2 内生风险来源及其影响因素15-17
- 2.2.3 我国转型经济中的特定影响因素17-19
-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相关理论基础19-29
- 3.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理论19-20
- 3.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19
- 3.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以及措施19-20
- 3.2 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分析20-23
- 3.2.1 金融风险及其类别20-22
- 3.2.2 金融风险的成因22-23
- 3.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银行业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23-29
- 3.3.1 因企业关停并转产生的金融风险23-24
- 3.3.2 因低利率政策改革产生的金融风险24-27
- 3.3.3 因资源性价格改革产生的金融风险27-29
-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数理模型29-33
- 4.1 从家庭的角度分析29-30
- 4.2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30-33
-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33-41
- 5.1 因子分析方法介绍33-34
- 5.2 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动态分析34-37
- 5.3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37-38
- 5.4 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38-41
- 5.4.1 相关性分析38
- 5.4.2 因果关系检验分析38-39
- 5.4.3 回归分析39-41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41-44
- 6.1 研究结论41
- 6.2 政策建议41-44
- 参考文献44-48
- 后记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怀德;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0年12期
2 金朝阳;浅论信息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J];图书馆建设;2000年03期
3 朱晓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与对策[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康爱荣;试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李宗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索历程述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王乾;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与对策[J];技术经济;2000年06期
7 柳思维;深入系统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理论的新成果——刘平量教授新著《经济增长方式论》评价[J];琼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8 孙亚茹;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山西财税;2000年08期
9 田茂盛;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J];学习导报;2000年09期
10 晁永国;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远朋;邵平;陈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若干辩证关系[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2 谭仁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若干认识问题[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3 刘永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问题[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4 潘石;李贺军;;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跨越[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孙德华;杨漾;;全面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含义[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6 冯子标;;革新资本观念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7 宋冬林;金成晓;;从制度变迁角度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8 杨继瑞;;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9 姜兰;李玉峻;;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种表述及其含义[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10 宣红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认识上的几个模糊点[A];“连运杯”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项紧迫任务[N];伊犁日报(汉);2006年
2 广西财经学院副院长 黄晓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N];北京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马会;推动三个领域改革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4 王力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降耗增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样的提法不一样的内涵[N];河北日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N];菏泽日报;2005年
7 邓兰卿;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王梦奎 谢伏瞻 李剑阁 课题协调人:李善同 卢中原 候永志 执笔:张军扩 李佐军 赵怀勇 刘培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年
9 于新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及主要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10 记者 付平;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维护金融稳定[N];金融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祖继;制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钟春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利益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宗兆礼;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佟雪铭;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邱竞;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杨斌;资源约束下的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津鹏;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内涵及其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淑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韩孟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探索[D];四川大学;2006年
4 白辰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岩;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测量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吕伟;济南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鹿璐;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失业风险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张若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9 董玉迪;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财政收入风险[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10 吴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