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首都圈人口规模变动对水足迹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7 15:03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较为严重,水资源形势比较严峻。水资源是首都圈发展的强约束,随着首都圈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越来越迫切。首都圈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现象比较严重;首都圈是我国重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水资源的供需已不匹配,水资源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首都圈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本文基于以上原因,是在分析首都圈人口规模变化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首都圈目前的水资源状况,通过计算首都圈2001年到2015年15年来的水足迹,测算得出首都圈水资源的真实使用情况,基于IPAT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规模变动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等对首都圈水足迹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根据固定效应模型得出结果如下:首都圈地区的人口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对水足迹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人口规模变动对水足迹的影响最大;水足迹强度对水足迹的影响呈“倒U”型,即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生产需求,刺激消费,促进水足迹的增加,另一方面,在技...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首都圈人口规模变动对水足迹的影响分析


首都圈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所占比重

人口,比重,首都圈,人口规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 万人,人口规模涨幅约为 7.7%。首都圈地区的人口增长数基本达到了全国人五分之一,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在全来说位居前列。就增幅来看,首都圈地区远国,大概是全国的三倍,两者相比增幅相差较大。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对首的发展有利又有弊。一方面,人口的增加为首都圈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各种口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特长,为首都圈的经济发展、技术提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另一方面,人口的不断增加也对首都圈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挤占间和资源,使得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现象发生。一个地区的资源是有限的,的人口发展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就会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上表 3.2 可以 年起,首都圈的人口规模每年增长率都要远高于全国的增长率。同时也可以011 年后首都圈人口规模增长率呈现出一种增长放缓的态势,应当引起注意。

首都圈,常住人口,北京市,外来人口


图 3.3 首都圈内部人口所占比例3.2.3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增速有所减缓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增速却有所减缓。从图 3.4 中自 2001 年开始,北京市常住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而常住人口增长率也均2001 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是 1385.1 万人,2015 年增长到 2170.5 万人,平均大约 52 多万人。在图中有两个特殊年份是 2008 年和 2010 年常住人口增长率个峰值,即 2009 年常住人口增长率出现了下降,同时 2011 年增长率出现了急从 5.48%下降到 2.89%,此后出现了较平稳的增长。从表中北京市常住人口构看,2001 年常住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19%,而到了 2015 年已经达到来人口在 2001 到 2015 年间增长了 559.8 万人,而户籍人口仅增长了 222.9 万北京市的常住外来人口不断增长,外来人口贡献率要远远高于户籍人口的贡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研究——基于水足迹视角和空间动态面板数据[J]. 阚大学,吕连菊.  上海经济研究. 2017(12)
[2]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席丹墀,许新宜,韩冬梅,杨中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3]京津冀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J]. 赵勇,翟家齐.  中国环境管理. 2017(04)
[4]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J]. 郭蕾.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07)
[5]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J]. 马海良,李珊珊.  当代经济管理. 2017(09)
[6]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集聚力与离散力的“博弈”[J]. 王莹莹,童玉芬,刘爱华.  人口学刊. 2017(04)
[7]群链产业合作模式下“京津冀”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 谭佳音,蒋大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4)
[8]灌区粮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因素研究[J]. 韩宇平,张嘉彧,代小平,周雯晶.  人民黄河. 2017(02)
[9]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水资源消耗双重分析[J]. 檀菲菲,江象君.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6)
[10]京津冀水资源脆弱性评价[J]. 刘瑜洁,刘俊国,赵旭,张颖.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3)

博士论文
[1]基于水足迹的京津冀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刘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2]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吉林省辽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优化配置研究[D]. 王博.吉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基于水足迹的中国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D]. 管美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基于水足迹理论的黑河中游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贾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张钧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4]疏勒河流域水足迹动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钟文婷.甘肃农业大学 2015
[5]干旱区流域水足迹可持续评价[D]. 宋智渊.陕西师范大学 2015
[6]基于水足迹理论研究的昆明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 王力.云南师范大学 2014
[7]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虚拟水贸易研究[D]. 蒋璐.华南理工大学 2012
[8]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程美家.山东师范大学 2010
[9]成都市水资源约束下的人口承载力研究[D]. 陈火星.四川社会科学院 2010
[10]首都圈水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D]. 孟令刚.北京工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0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40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