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疫情冲击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证据与策略

发布时间:2022-01-14 01:35
  新冠肺炎疫情的外部冲击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内部运行。基于国民经济系统理论研究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得出,疫情冲击供给端引发需求端的同时下降,需求端下降比例高于供给端,在供需两端共同压力下,国民经济运行发生休克式停摆。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季度月度数据研究发现,在供给端,农林牧渔业、工业及人员接触密集性行业等供给受疫情冲击的影响增速明显下降;在需求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投资完成额、商品净出口总额等需求受疫情冲击的影响增速大幅度回落;在供需两端,受疫情冲击交通运输业引发货运客运增速下降,客运增速下降幅度大于货运增速与交通运输业增速之和。受到疫情影响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策略短期依靠政府力量稳定供给端,为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输血式救助。疫后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需要运用市场逻辑,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高端化,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带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疫情冲击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证据与策略


货运量与客运量同比增长率时序变化

时序图,周转量,同比,旅客


图3 货运量与客运量同比增长率时序变化从供给端第三产业部门供给情况看,受疫情冲击影响人员接触密集性服务行业供给影响较大。2020年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跌至枯荣线以下,如图2所示为29.6%。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线下娱乐等行业受到较大冲击。2020年1-3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1.7%,服务业增加值122680亿元,同比下降5.2%。房地产新开工施工与竣工面积28203.0万平方米、15557.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7.2%、15.8%。交通运输货运量781672.7万吨、客运量184633.2万人,同比分别下降18.4%、58.4%。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4.6%,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3.9%。邮政业务中,函件数同比下降35.2%,包件数同比下降8.7%,汇票同比下降51.8%,订销报纸份数同比下降0.2%,订销杂志份数同比下降5.8%。

国民经济运行,疫情,行业,产品


基于国民经济系统理论,假定在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内部有两个行业,即行业1非人员接触密集性行业与行业2人员接触密集性行业,两类从业人员,即行业1从业人员与行业2从业人员,生产两种产品,即产品1与产品2,两种产品不能相互替代,每一类型从业人员在各自行业内参与产品供给并获得收入,通过收入再购买其他不同产品。在不存在任何冲击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运行系统正常运行,行业1与行业2对应供给端,行业1从业人员与行业2从业人员对应需求端,供需两端按比例协调平衡运行。当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时,比如突发性疫情冲击,本着生命安全健康至上的原则,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不得已只能暂停人员接触密集性行业,即行业2被迫关停,系统内部不在有产品2供给。行业2从业人员将处于停工状态,收入水平将下降。疫情冲击下的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内部只有产品1的供给,从业人员也只能购买产品1,由于产品之间不存在替代性,产品1的销量并不会大幅度增加,又由于行业2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的下降,对产品1的购买量不高于停工前的购买量。在供给端与需求端共同作用下引发国民经济的停摆。内在机制见图1。进一步假定在无疫情冲击时国民经济系统正常运行,行业1供给Q1单位产品1,其价格为P1,产值为P1Q1;行业2供给Q2单位产品2,其价格为P2,产值为P2Q2;供给端总产值为P1Q1+P2Q2。行业1从业人员获得收入I1,其中购买产品1数值λ1P1Q1,购买产品2数值λ2P2Q2;行业2从业人员获得收入I2,其中购买产品1数值(1-λ1)P1Q1,购买产品2数值(1-λ2)P2Q2。需求端总需求量为P1Q1+P2Q2。供需两端综合平衡。在受到疫情冲击后,行业1为非人员接触密集性行业,仍可以正常生产,供给Q1单位产品1,假定价格不变仍为P1,产值仍为P1Q1;行业2为人员接触密集性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不得已只能暂停供给,供给0单位产品2;供给端总产值为P1Q1。行业1从业人员仍可以获得收入I1,由于疫情的影响只能购买产品1,产品之间不具有替代性,购买产品1数值仍为λ1P1Q1,行业2从业人员获得的收入将小于I2,收入下降使得购买量下降,购买产品1数值将小于(1-λ1)P1Q1;需求端总需求量小于P1Q1。比较有无疫情冲击时供给端需求端总量的变化情况,具体见表1、2。疫情冲击使得供给端与需求端总数值都有明显下降,两端总数值并非同比例下降,需求端下降比例明显更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应对策略与疫情后的新变化[J]. 石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2]宏观分析新范式下的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兼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与在险增长[J]. 张晓晶,刘磊.  经济研究. 2020(06)
[3]疫情冲击下保企业稳产业促就业的思考与建议[J]. 武汉大学稳经济保就业课题组.  中国人口科学. 2020(03)
[4]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研究[J]. 张桂文,吴桐.  中国人口科学. 2020(03)
[5]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J]. 孟祺.  财经科学. 2020(05)
[6]“新冠”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冲击及财政的对冲政策——“非典”疫情下的对比分析[J]. 刘安长.  兰州学刊. 2020(04)
[7]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困境与政策效率提升——基于两次全国问卷调查的分析[J]. 朱武祥,张平,李鹏飞,王子阳.  管理世界. 2020(04)
[8]疫情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和财税体制改革任务[J]. 李明,张璿璿,赵剑治.  管理世界. 2020(04)
[9]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稳增长与稳杠杆的艰难平衡[J]. 张晓晶,刘磊.  国际经济评论. 2020(02)
[10]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举措[J]. 蒋和平,杨东群,郭超然.  改革. 2020(03)



本文编号:3587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87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f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