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京津冀PM 2.5 问题的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0 17:25
  PM2.5问题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要素相互关联,其形成机制、发酵过程、作用结果和防护治理牵连广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基于系系统思想、系统方法和京津冀地区近年来大气污染状况的文献研究,对京津冀PM2.5的来源、自然地理与气象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作用的机理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开展系统分析,从京津冀PM2.5来源、发酵过程和综合影响三方面绘制了京津冀PM2.5问题的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图。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交通、工业和电力的污染物排放是京津冀PM2.5的主要来源。第二,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酵过程加剧了京津冀PM2.5问题的复杂性。第三,京津冀PM2.5问题牵涉众多利益相关者,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公众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系统分析的内涵,文章从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效率与公平三个方面对京津冀PM2.5的治理进行系统分析,从源头控制、完善激励机制以及平衡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提出系统优... 

【文章来源】:科学决策.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25 页

【部分图文】:

京津冀PM 2.5 问题的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分析


2014-2017年京津冀部分城市各类空气质量的天数月占比

京津,类空,气质


图2 2014-2017年京津冀部分城市各类空气质量的天数月占比由此可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京津冀经济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和由地理位置引致的集聚性加剧了该地区对电力、交通和工业的需求,并直接反馈到污染源头,提高了京津冀PM2.5的污染强度。京津冀高度相关的经济活动使得雾霾污染空间效应显著,单方治理不能解决京津冀的雾霾问题,必须运用综合治理手段 (潘慧峰,2015[33])。

结构图,京津,社会系统,环境


结合上述分析和京津冀PM2.5问题的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图,我们对本文的系统研究思路进一步凝练,并描述为图4。京津冀PM2.5系统是一个各要素彼此相互影响、动态变化的过程,京津冀PM2.5的源头、形成过程以及导致结果是相互作用的。京津冀PM2.5的发酵过程与相应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其引致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会对京津冀PM2.5来源做出反馈,使得相应的社会经济活动做出调整。政府指令与市场机制也会在这一系列反馈中相互平衡,来调整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公平与效率目标。由上述京津冀PM2.5问题的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结构图可知,若要解决PM2.5超标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应从其主要来源、综合影响以及政府指令与市场机制之间的权衡做出相应调整,方能达到治理的目标。京津冀PM2.5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众多利益主体,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会存在不同的利益格局,进行不同的行为选择。因此,明确京津冀PM2.5治理的问题中存在的各方利益权衡对整体系统优化具有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J]. 石敏俊,李元杰,张晓玲,相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9)
[2]京津冀雾霾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溢出效应分析[J]. 王一辰,沈映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S1)
[3]中国区域PM2.5影响因素空间分异研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 马忠玉,肖宏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
[4]北京地区不同季节PM2.5和PM10浓度对地面气象因素的响应[J]. 王嫣然,张学霞,赵静瑶,余新晓,姜群鸥.  中国环境监测. 2017(02)
[5]雾霾污染的城市间动态关联及其成因研究[J]. 刘华军,孙亚男,陈明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3)
[6]主观空气污染与居民幸福感——基于断点回归设计下的微观数据验证[J]. 储德银,何鹏飞,梁若冰.  经济学动态. 2017(02)
[7]北京地区PM2.5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J]. 周一敏,赵昕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8]中国雾霾污染问题的分析与测度方法探讨[J]. 高广阔,吴世昌,韩颖.  统计与决策. 2016(24)
[9]PM2.5污染对京津冀地区人群健康影响和经济影响[J]. 谢杨,戴瀚程,花岡達也,増井利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11)
[10]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J]. 邵帅,李欣,曹建华,杨莉莉.  经济研究. 2016(09)



本文编号:3619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19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4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