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研究 ——基于产权政治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2-11-06 15:08
产权问题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产权与政治密切相关。产权政治学以产权结构为研究内容,产权结构划分为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三个组成部分。产权结构就是产权中包含的权利束与产权主体之间相匹配的结构关系,良好的产权安排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为构建至善共同体提供了一种产权安排方案,即“所有权私有,收益权共享”。这种产权模式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是在继承和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所有权私有”是符合人性的切实制度安排,“收益权共享”是至善共同体理想的必然要求。“所有权私有”是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基础和前提,私有产权的意义归结为经济激励、交易费用、外部性三个角度;“收益权共享”是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目标和宗旨,收益共享表现为财物公用、经济收益、社会价值三个方面。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困境——私财公用悖论在于如何将所有权私有与收益权共享相结合。在传统社会中,受制于落后管理模式,传统经济结构和单一性社会结构的限制,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往往难以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发展,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依托而实现的管理权革命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产权私有基础之上...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设计
第2章 产权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2.1 产权的定义
2.2 产权的形成
2.3 产权的结构
2.3.1 所有权
2.3.2 管理权
2.3.3 收益权
第3章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思想渊源和内涵
3.1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思想渊源
3.1.1 苏格拉底:整体城邦理念的批判与吸收
3.1.2 柏拉图:理想的公有制与次优的私有制
3.1.3 亚里士多德:人性自利观与至善共同体理念
3.2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内涵
3.2.1 所有权的公私之辩
3.2.2 财物公用:收益共享化
第4章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延伸
4.1 所有权私有
4.1.1 所有权私有的内在逻辑
4.1.2 所有权私有的理论延伸
4.1.3 所有权私有的意义
4.2 收益权共享
4.2.1 收益权共享的内在逻辑
4.2.2 收益权共享的理论延伸
4.2.3 收益权共享的表现
第5章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困境与实现机制
5.1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困境:私财公用悖论
5.2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困境的现实原因
5.2.1 落后的管理模式
5.2.2 传统的经济结构
5.2.3 单一性的社会结构
5.3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实现机制:管理权革命
5.4 管理权革命对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实现的作用
5.4.1 协同消费的有效实现
5.4.2 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
5.4.3 社会网络的复杂变迁
第6章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实践:共享经济形态
6.1 共享经济形态
6.1.1 共享经济概述
6.1.2 共享经济的特征
6.1.3 共享经济的本质
6.2 共享经济的产权结构
6.2.1 所有权与供给端的匹配
6.2.2 管理权与互联网共享平台的匹配
6.2.3 收益权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匹配
6.3 共享经济的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03720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设计
第2章 产权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2.1 产权的定义
2.2 产权的形成
2.3 产权的结构
2.3.1 所有权
2.3.2 管理权
2.3.3 收益权
第3章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思想渊源和内涵
3.1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思想渊源
3.1.1 苏格拉底:整体城邦理念的批判与吸收
3.1.2 柏拉图:理想的公有制与次优的私有制
3.1.3 亚里士多德:人性自利观与至善共同体理念
3.2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内涵
3.2.1 所有权的公私之辩
3.2.2 财物公用:收益共享化
第4章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延伸
4.1 所有权私有
4.1.1 所有权私有的内在逻辑
4.1.2 所有权私有的理论延伸
4.1.3 所有权私有的意义
4.2 收益权共享
4.2.1 收益权共享的内在逻辑
4.2.2 收益权共享的理论延伸
4.2.3 收益权共享的表现
第5章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困境与实现机制
5.1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困境:私财公用悖论
5.2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困境的现实原因
5.2.1 落后的管理模式
5.2.2 传统的经济结构
5.2.3 单一性的社会结构
5.3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实现机制:管理权革命
5.4 管理权革命对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实现的作用
5.4.1 协同消费的有效实现
5.4.2 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
5.4.3 社会网络的复杂变迁
第6章 亚里士多德式产权模式的实践:共享经济形态
6.1 共享经济形态
6.1.1 共享经济概述
6.1.2 共享经济的特征
6.1.3 共享经济的本质
6.2 共享经济的产权结构
6.2.1 所有权与供给端的匹配
6.2.2 管理权与互联网共享平台的匹配
6.2.3 收益权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匹配
6.3 共享经济的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03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70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