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2014-2017年我国经济区及省会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空气质量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13:53
  目的我国于2012年开始全面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空气污染指数(API),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全面监测及评价。当前,利用AQI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针对某单一的城市进行,针对全国或大区域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分布的研究较少。面对我国当前大气污染形势愈发紧迫的现状,利用最新数据及指标对当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据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不同经济区及省会城市2014-2017年大气污染物发展趋势及区域性分布特征。以期为我国经济区及省会城市在今后发展中提出优化经济发展,建设社会生态文明,达到绿色发展的可靠建议,并对经济区及省会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出针对性参考意见。方法采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各经济区四年间AQI年均值之间比较及各经济区AQI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相关分析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别使用多组独立样本之间比较的Kruskal-Wallis H非参数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法。各经济区AQI与经济影响因素关系定量分析采用MATLAB软件,使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经济区及省会城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发展与环境要素
        1.1.2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
    1.2 我国经济发展及环境空气污染现状
        1.2.1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1.2.2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3 我国主要经济区介绍
        1.3.1 八大经济区
        1.3.2 各经济区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环境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灰色关联模型
        2.3.2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建模过程
        2.3.3 统计分析方法
    2.4 相关概念及标准
        2.4.1 空气质量
        2.4.2 空气质量指数
        2.4.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4.4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危害
    2.5 评价因子优化
    2.6 研究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经济区及省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3.1.1 省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分布
        3.1.2 经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分布
        3.1.3 经济区环境空气质量等级分布
        3.1.4 经济区AQI与大气污染物相关性
    3.2 经济区及省会城市大气污染物年度分布
        3.2.1 省会城市PM_(2.5)年度分布
        3.2.2 经济区PM_(2.5)年度分布
        3.2.3 省会城市PM_(10)年度分布
        3.2.4 经济区PM_(10)年度分布
        3.2.5 省会城市SO_2年度分布
        3.2.6 经济区SO_2年度分布
        3.2.7 省会城市CO年度分布
        3.2.8 经济区CO年度分布
        3.2.9 省会城市NO_2年度分布
        3.2.10 经济区NO_2年度分布
        3.2.11 省会城市O_3年度分布
        3.2.12 经济区O_3年度分布
    3.3 经济区大气污染物月度特征
        3.3.1 经济区PM_(2.5)月度特征
        3.3.2 经济区PM_(10)月度特征
        3.3.3 经济区SO_2月度特征
        3.3.4 经济区CO月度特征
        3.3.5 经济区NO_2月度特征
        3.3.6 经济区O_3月度特征
    3.4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空气质量与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3.4.1 经济指标的选取
        3.4.2 经济区及省会城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因素关联度分析
4 讨论
    4.1 经济区及省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
    4.2 经济区及省会城市大气污染物年度、月度特征
    4.3 经济区及省会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空气质量
5 建议和措施
    5.1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5.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3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5.4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5.5 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5.6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5.7 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
    5.8 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6 结论
7 论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州市2016年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评估[J]. 张金谱,梁桂雄,冯彪,邱晓暖,陈瑜.  广州环境科学. 2017 (02)
[2]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状况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张存厚,李福胜,朝鲁门,郭淑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2)
[3]成都市空气污染成因及对策探析[J]. 邱天韵.  新西部. 2017(31)
[4]2014和2015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分析[J]. 王未来,李明艳,应锡钧,竺小春,过伟军,张润松.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7(05)
[5]贵阳市近4 a空气质量特征分析[J]. 黄世芹,彭科曼,陈海凤.  贵州气象. 2017(04)
[6]论“一带一路”对我国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格局重塑[J]. 左韵婷.  时代金融. 2017(20)
[7]工业化与城市化对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路径差异的研究[J]. 李静萍,周景博.  统计研究. 2017(04)
[8]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刘昀涵.  全国流通经济. 2017(05)
[9]2013—2014年我国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SO2质量浓度年代际变化[J]. 李景鑫,陈思宇,王式功,谢亭亭,张震,樊威伟.  中国科技论文. 2017(03)
[10]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J]. 牛慧敏,涂建军,姚作林,哈琳,李建波.  河南科学. 2016(08)



本文编号:3716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716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