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流动下世界经济的机制变化与结构转型
发布时间:2023-01-08 12:54
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其广泛发展使世界经济成为全球化经济。要素流动的规律决定了全球化经济的微观机制与宏观表现。本文研究表明:(1)价值链分工是各国优势要素的国际合作;(2)跨国公司组合全球要素决定了全球生产布局;(3)政策干预下要素流动是一个扭曲的市场;(4)要素收益原理决定了各国经贸关系中的收益分配;(5)世界经济增长因要素流动形成新机制、新结构;(6)要素流动改变世界产业布局,导致贸易不平衡;(7)发展道路在要素流动下出现新模式。要素流动理论是解析当代世界经济的基础理论。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要素流动:全球化经济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全球化经济的形成
(二)投资超越贸易,传统贸易形成的条件发生根本变化
(三)生产要素细分及其流动性差异
二、价值链分工、要素合作与国际收益分配中的要素属权
(一)国际分工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产品内价值链,要素合作成为国际经济联系的核心,贸易是国际联系的历史起点
(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三)基于要素流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四)各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收益复杂化,要素所有者属权收益属地化隐蔽化
三、全球化经济的增长机制、发展道路与不平衡规律
(一)要素流动创造经济增长新动因,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变化结构转型
(二)贸易不平衡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
(三)要素集聚成为有效利用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核心从产业升级转变为要素升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引资”的“引智”促进效应:理论与实证[J]. 戴翔. 当代经济科学. 2022(05)
[2]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属地和属权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与贸易收益[J]. 郭雪凡,祝坤福. 南京社会科学. 2022(05)
[3]营商环境优化有助于“引智”吗?[J]. 康金红,戴翔. 国际商务研究. 2022(02)
[4]经济全球化和国民收入视角下的双边贸易差额核算——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 李鑫茹,陈锡康,段玉婉,杨翠红. 中国工业经济. 2021(07)
[5]RCEP框架下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与中国对策[J]. 马飒,张二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6]国内国际双循环:理论框架与中国实践[J]. 黎峰. 财经研究. 2021(04)
[7]研发资本流动、机器设备投资与创新集聚效应:四大经济区的对比检验[J]. 王林辉,曹章露,谭玉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8]数字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与规则构建:基于要素流动理论的视角[J]. 黄鹏,陈靓. 世界经济研究. 2021(03)
[9]对外开放与内生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协同联动研究[J]. 彭晓辉,于潇. 河南社会科学. 2020(10)
[10]2020新议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全球化转型与国际合作治理[J]. 张丽娟. 太平洋学报. 20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QCA法的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雨桐.贵州师范大学 2021
[2]母国要素成本对OFDI的影响[D]. 张宇彤.云南财经大学 2021
本文编号:372851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要素流动:全球化经济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全球化经济的形成
(二)投资超越贸易,传统贸易形成的条件发生根本变化
(三)生产要素细分及其流动性差异
二、价值链分工、要素合作与国际收益分配中的要素属权
(一)国际分工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产品内价值链,要素合作成为国际经济联系的核心,贸易是国际联系的历史起点
(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三)基于要素流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四)各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收益复杂化,要素所有者属权收益属地化隐蔽化
三、全球化经济的增长机制、发展道路与不平衡规律
(一)要素流动创造经济增长新动因,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变化结构转型
(二)贸易不平衡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
(三)要素集聚成为有效利用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核心从产业升级转变为要素升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引资”的“引智”促进效应:理论与实证[J]. 戴翔. 当代经济科学. 2022(05)
[2]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属地和属权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与贸易收益[J]. 郭雪凡,祝坤福. 南京社会科学. 2022(05)
[3]营商环境优化有助于“引智”吗?[J]. 康金红,戴翔. 国际商务研究. 2022(02)
[4]经济全球化和国民收入视角下的双边贸易差额核算——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 李鑫茹,陈锡康,段玉婉,杨翠红. 中国工业经济. 2021(07)
[5]RCEP框架下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与中国对策[J]. 马飒,张二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6]国内国际双循环:理论框架与中国实践[J]. 黎峰. 财经研究. 2021(04)
[7]研发资本流动、机器设备投资与创新集聚效应:四大经济区的对比检验[J]. 王林辉,曹章露,谭玉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8]数字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与规则构建:基于要素流动理论的视角[J]. 黄鹏,陈靓. 世界经济研究. 2021(03)
[9]对外开放与内生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协同联动研究[J]. 彭晓辉,于潇. 河南社会科学. 2020(10)
[10]2020新议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全球化转型与国际合作治理[J]. 张丽娟. 太平洋学报. 20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QCA法的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雨桐.贵州师范大学 2021
[2]母国要素成本对OFDI的影响[D]. 张宇彤.云南财经大学 2021
本文编号:3728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72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