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与欧盟蓝色经济产业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22:04
  陆地资源的有限性,促使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发利用各种涉海资源,蓝色经济的外向性特征愈加明显、开展蓝色经济领域的开放、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涉海国家的普遍公识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国际间生产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海洋资源具有流动性,辐射面积广大,在国际上与海洋相关的经济活动经常与生态保护相联系的。基于蓝色经济的特点,本文选取了中国和欧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大经济体的蓝色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从中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的整体比较两者蓝色经济的整体综合水平和资源利用情况,用洛桑评价法从微观比较中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中的成员国和省份区域内的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开放水平。首先,主要从蓝色经济概念的历史发展、主要经济体对蓝色经济概念的推进、国内学者,国外会议,政府报告,发言中总结出关于蓝色经济内涵的核心要素,然后从蓝色经济的定义、蓝色经济的特征来阐述本研究对蓝色经济定义的理解。其次,从中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对蓝色经济产业分类的方法,具体分类情况对比两大经济体在核算蓝色经济产业分类的差异和相同之处。然后,从变异系数比较出欧盟的蓝色经济产业生产总值比中国的蓝色经济产业生产总值变...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蓝色经济综述
    2.1 蓝色经济概念的历史发展
        1.3.3 蓝色经济起源于应对水危机
        1.3.4 蓝色经济是海洋经济的深化
        1.3.5 蓝色经济是循环型发展经济
    2.2 蓝色经济内涵述评
        2.2.1 蓝色经济既是海洋治理新的战略理念也是海洋治理的政策手段
        2.2.2 蓝色经济是以海洋产业为基础的可持续的循环生态经济
        2.2.3 蓝色经济是以海洋新技术为动力的蓝色增长关联区域联动的经济
        2.2.4 蓝色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谋取全人类的福祉
    2.3 蓝色经济的定义
    2.4 蓝色经济的特征
        2.4.1 海洋的蓝色—和谐性
        2.4.2 科技的蓝色—创新性
        2.4.3 产业的蓝色—循环性
        2.4.4 社会的蓝色—平等性
第三章 中国和欧盟蓝色经济产业分类的比较
    3.1 中国蓝色经济产业分类
        3.1.1 中国蓝色经济产业分类历史特点
        3.1.2 中国的蓝色经济产业分类
    3.2 欧盟蓝色经济的产业分类
    3.3 中国和欧盟蓝色经济产业分类的对比
        3.3.1 中国和欧盟蓝色经济产业分类的相同点
        3.3.2 中国和欧盟蓝色经济产业的差别
第四章 对比分析中国和欧盟的蓝色经济产业综合实力
    4.1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4.2 研究方法、模型构建和相关统计描述
        4.2.1 变异系数
        4.2.2 洛伦兹曲线
        4.2.3 蓝色经济产业资源丰裕度与蓝色经济产业增长关系
        4.2.4 蓝色经济产业综合实力对比—主成分分析法
    4.3 主要结论
        4.3.1 中国蓝色经济产业总体产值高人均产值低
        4.3.2 我国蓝色经济产业总值过多依赖传统产业的数量上的增加
第五章 对比分析中国和欧盟区域内部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开放水平
    5.1 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开放水平指数
    5.2 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开放指数模型建立
        5.2.1 指标设计原则
        5.2.2 具体测度指标和指标解释
        5.2.3 样本筛选
        5.2.4 测度方法
        5.2.5 统计结果描述
    5.3 主要结论
        5.3.1 蓝色经济发展开放水平与地区原有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相关
        5.3.2 欧盟和中国的蓝色经济发展开放水平指数整体差异不大,各自区域内部差异大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中国蓝色经济产业结构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6.1.2 蓝色经济科技产业发展薄弱产业链脱节
    6.2 建议
        6.2.1 调整蓝色经济产业结构实现蓝色经济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
        6.2.2 注重区域发展协调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60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760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